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局文件。
普交德[2014]39號
關于切實做好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
所有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和幼兒園:
近日,部分學校發生學生嘔吐腹瀉事件,市區相關部門召開緊急會議,強調進一步提高疾病防控意識。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情況,學校應第一時間報告并正確處理,避免聚集性疫情的發生。關于秋冬季傳染病防治有關事項的緊急通知如下:
一是切實加強晨檢。加強對學生、教職工、餐飲從業人員、涉水人員的晨檢工作,每天摸準各類人群的健康狀況,統一向學校衛生(保健)室報告。實行晨檢責任制。班主任一旦發現學生有身體不適的癥狀,應及時向學校醫護人員報告,并立即通知學生家長,勸其回去看病或在家休息。
第二,防范措施到位。每年秋冬季是病毒性腹瀉、呼吸道傳染病(水痘、流感)等疾病的高發時期,學校應加強重點場所的預防性消毒并做好相關記錄。學生一旦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應嚴格按照《浦東新區集體腹部不適事件處理規定》(附件1)進行有效處理。
三、及時隔離病例。在職教職員工和學生出現嘔吐、腹部不適等情況,必須第一時間進行有效隔離,嚴格執行相關癥狀消失72小時后復工復課的規定。對于有流感樣癥狀(體溫38度以上,伴有咳嗽、咽痛其中一種)的學生(兒童),所有有流感樣癥狀的病例,需持醫生開具的復課證明,熱退48小時后恢復正常上課。對于學校內發生的所有病例,學校應及時通知家長帶其去醫院隔離在家或安排單獨宿舍居住,休息期間不參加集體活動或進入公共場所。
第四,及時匯報情況。當學校的教職員工或學生出現嘔吐和腹瀉時,也報告為散發性傳染病病例(疑似)。學校疫情報告當日應填寫《浦東新區學校傳播傳染病報告表》(附件2)報區教育安全事務管理中心衛生科、教育部門衛生專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一天內有3例或同一宿舍或班級連續三天有5名以上學生,且有類似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時。)或有一起飲食史的,學校疫情報告人須在半小時內向教育行政部門作口頭報告(聯系人:孫,電話:18930872576)。按照《浦東新區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格式具體要求》(附件3)1小時內書面報告(聯系人:孫,電話:18930872576,郵箱:hqbzzx @ 163 . com);同時向學校(幼兒園)所在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浦東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正確的措施,控制疾病在學校的傳播或擴散。
5.提供足夠的洗手設施。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洗手是預防和控制各種傳染病最有效、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因此,學校要努力為學生洗手創造充足、適宜的條件,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學校要對學校洗手設施進行調研,及時增加洗手設施,保證每班有1-2個水龍頭。同時,洗手設施旁應配備具有消毒功能的洗手液。當沒有條件立即改善洗手設施時,應在每個教室門口提供未經清洗的洗手液。
第六,加強健康教育。良好的衛生習慣離不開日常的健康教育。學校、托幼機構要根據季節特點,通過廣播教育、專題教育、宣傳欄、墻報、黑板報等方式,定期對師生進行健康教育宣傳,并通過家長通知、校園網、短信通知等方式輻射到家長,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特別是聚集性病例發生后,要及時向教職工和家長正確宣傳,給予積極引導,消除后顧之憂,尋求共同努力。
七、嚴格落實問責制度。對因工作不力在本單位、本地區造成傳染病暴發或高風險病例的主要領導和相關責任人,將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八、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新區教育局將組織力量對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開展“飛行檢查”,檢查期間未落實相關工作的學校將予以通報。
九、請各學校(園區)按照《2014年浦東新區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自查表》(附件4)對本單位傳染病防控工作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落實整改,并按要求于12月12日前填寫,報教育廳衛生專業戶。
附件:1。浦東新區集體腹部不適事件處理規范。
2.浦東新區學校傳播傳染病報告。
3.浦東新區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格式具體要求。
4.2014年浦東新區學校傳染病防控自查表。
5.“家校攜手共享健康——致家長朋友的一封信”。
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局。
2014年12月5日。
附件1
浦東新區集體腹部不適處理規范。
鑒于近期學校、托幼機構聚集性腹部不適增加,相關檢測諾如病毒陽性率較高,根據《上海市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防控方案》,對浦東新區學校、托幼機構要求如下:
1.學校和托幼機構應指定專人負責消毒,包括常規預防性消毒和疾病發生后隨時消毒以及終末消毒。消毒頻次和范圍符合《浦東新區學校和托幼機構消毒標準》。
2.學校、托幼機構應當配備手持噴霧器,儲存常用含氯消毒劑,配備洗手設施或者手消毒劑,必要時使用一次性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每班應配備簡易急救包(箱),包括:嘔吐袋(馬甲袋)、消毒毛巾、餐巾紙、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帽子、乳膠手套和隔離衣(或工作服),以便有效處理各類突發事件。
3.當學生或幼兒出現嘔吐或腹瀉時,班主任或上課老師會立即找東西(消毒毛巾或餐巾紙)蓋住嘔吐物或排泄物;同時,申報單位指定消毒人員。
4.隔離有癥狀的學生或兒童(送觀察室),組織教室內其他學生或兒童暫時離開教室;加強室內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