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中國醫藥產業:400億成為新標桿
□本報記者鄭翔
■蓋里產學研
2013年6月29日,工信部“中國醫藥產業百強榜”在第31屆全國醫藥產業信息化年會上發布。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是中國醫藥工業的中流砥柱。這份榜單被業界稱為醫藥行業的“風向標”,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新標桿,為中國醫藥行業的版圖、產業格局、發展趨勢提供了權威、公平、客觀的視角。【/br/】百強企業門檻提高【/br/】今年,廣藥集團和修正藥業主營收入首次突破400億元,成為榜單前兩位。超百億企業11家,主營收入在5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的企業25家。百強企業門檻已超過20億元,平均規模水平也大幅提升。
據業內人士分析,“中國醫藥行業百強榜”是以醫藥行業主營收入為基礎的,所以規模是百強企業最重要的特征。規模的增長對企業的市場競爭、議價能力和影響力至關重要,也對未來創造更好的發展空至關重要。“400億元”成為中國醫藥行業企業規模的新標桿。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吳海東認為,當前中國醫藥經濟的重中之重是穩增長,醫藥產業為穩增長做出了貢獻。但是,百強企業的集中度距離“十二五”規劃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希望百強企業家再接再厲,再創佳績,努力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br/】中藥發展進入黃金期【/br/】本次榜單中的短名單中藥企業整體好于化學藥企業。在入圍中藥企業中,主營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的有8家,占入圍中藥企業總數的1/3,而符合這一標準的化學藥企業不到1/10。這些入圍的中藥企業大多有獨家品種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或省級補充目錄。
據業內人士分析,醫藥行業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行業,政府政策的引導對市場未來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向性。中藥及中成藥子產業作為我國重要的醫藥創新資源,近年來受到國家政策的明顯傾斜和支持。【/br/】2013年3月發布的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新增了40多個中藥獨家品種,大大超出市場預期。此后,省級基本藥物目錄增補基本延續了這一路線,各地獨家品種的中藥企業紛紛受益。眾所周知,獨家品種進入基本藥物名單后,市場的排他性和名單的保駕護航會導致產品銷量的爆發式增長。【/br/】2013年5月,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機構)、重點領域的通知》,旨在實施一批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等中醫藥服務貿易重點項目,支持建設一批中醫藥服務貿易重點企業(機構),打造一批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2013年7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在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通知》,要求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中醫藥補償機制,中藥飲片區別對待, 應充分考慮中藥飲片的價格形成機制和管理成本,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措施,形成鼓勵中藥飲片使用的有效機制。 同時,要鼓勵全民醫保使用中醫藥服務,加大對中醫醫院的投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10月14日,國務院《關于促進衛生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全面發展中醫藥醫療衛生事業”被列為第四大任務。業內普遍認為,隨著中醫藥作為大健康服務業支撐產業的確立,在“治未病”和物美價廉的優勢日益被認可的背景下,中醫藥產業發展進入了黃金時代。【/br/】醫藥行業進入一體化時代【/br/】從成長路徑來看,企業的發展無非是兩種——內生增長和外延擴張。拓M&A擴張是重量級企業超常發展的必由之路。
國際制藥巨頭在中國的子公司,如大連輝瑞、上海羅氏、諾和諾德(中國)等。,主要依靠獨特的產品線和優秀的營銷實現內生增長,這給國內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
GPHL在這份“百強榜單”中排名第一。事實上,國有醫藥巨頭可以通過資本運作,輔以政府資源和專項協議轉讓,以較低的成本完成并購,從而迅速成長為行業龍頭。
優秀民營企業以楊紫茳醫藥、江蘇恒瑞醫藥、浙江海正為代表。這些企業通常從單一品種(品類)的營銷入手,通過對主要產品的圍攻和挪用,迅速積累資本和行業地位,然后逐步外延擴張,憑借自身實力在醫藥行業贏得一席之地。【/br/】2013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12部委印發《關于加快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醫藥等重點行業兼并重組步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醫藥行業的兼并重組再次掀起熱潮。數據顯示,被百強企業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數量從2012年的434家增加到今年的541家,中國醫藥行業進入一體化時代。
■Link【/br/】百強企業不僅是行業全方位競爭中的佼佼者,百強企業的成長發展也值得探索和思考。面對未來產業升級發展帶來的諸多問題和挑戰,只有深入研究和透徹分析典型企業背后的成長經驗和發展優勢,才能找到適合中國企業發展和借鑒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