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記者:今年是阿克塞縣建縣60周年。60年來,在中央、省市的關心和支持下,阿克塞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哪些顯著成績?
銀燕:今年是阿克塞縣建縣60周年。60年來,阿克塞沐浴著黨的民族政策的燦爛陽光,承載著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心聲,走過了不懈奮斗的歷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變化。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Axe進入大建設大發展的關鍵時期。今天的阿克塞,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
記者:阿克塞縣贏了;全國民族團結模范集體;標題,你認為& ldquo民族團結。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
銀燕:長期以來,阿克塞縣把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作為推動自治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建縣60年來,沒有發生民族糾紛和矛盾,呈現出政治上信任、感情上親近、生活上幫助、風俗習慣上相互理解尊重、工作上相互學習提高的良好氛圍。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是全縣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做好民族團結工作,實際上就是發展民族地區的生產力,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只有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始終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團結,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顧全大局,密切配合,全縣上下一盤棋,齊心協力,才能保持旺盛的戰斗力和活力,攻堅克難,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記者: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改善民生。60年來,阿克塞縣主要做了哪些改善民生的工作?
銀燕:長期以來,阿克塞縣高度關注并著力解決民生問題,有力促進了各項社會事業的繁榮發展。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有效提高了群眾幸福指數。在教育方面,經歷了從無到有的巨大變化,從馬背小學到帳篷小學再到寄宿學校。實行從幼兒園到高中15年免費教育政策,推廣異地辦學模式。在醫療保健方面,縣鄉醫療機構的所有藥品均已落實& ldquo零差價。銷售方面,全面推行城鄉新型合作醫療,全縣城鄉參與率達到98%。新建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住院樓,醫療衛生條件大幅改善,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形成了覆蓋全縣的疾病預防控制、傳染病預防和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各族群眾就醫環境明顯改善。在文化產業方面,縣財政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先后建設了多功能影劇院、文化館、民族風情園、民族博物館、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惠民文化基礎設施項目。縣、鄉、村三級文化網絡逐步建立。縣城有文化館、圖書館、劇院和國家博物館,鄉鎮有閱覽室和文化活動中心。農家書屋& rdquo文化活動室。已完成&其他;每個村莊。無線覆蓋工程,全縣城鄉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8%,數字電視入戶率達到90%,實現了城鄉文化資源共享。大力弘揚哈薩克民族優秀文化,組建民族歌舞團,開展常態化賽馬節,打造民族體育精品賽事,不斷豐富人民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在社會保障方面,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制度改革。全縣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城鄉一體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經實施。2014年1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第七次上調,達到每人每月342元,實行動態管理保障。建立農牧民養老保險制度,由縣財政配套資金,將全縣16歲以上農牧民和城鎮非從業居民全部納入養老保險范圍,參保率100%,實現了老有所養。
記者:阿克塞縣是全省唯一以哈薩克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縣。60年來,阿克塞縣城鄉建設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建設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如何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銀燕:在城市建設方面,按照酒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美麗城市的總體要求,我們提出了建設宜居宜商宜商宜游的國家級旅游城市和戈壁明珠城市的目標。在城市建設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效率管理,不斷完善市政設施。實施了文化中心、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城市道路拓寬、保障性住房建設、集中供熱、凈化水廠改擴建、給排水管網改造等一批城市重點建設項目。同時,加強城市綠化工作,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49.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提高到41.8%。下一步,縣將軍將繼續用民族文化塑造城市個性。結合文化和地域特色,在城市建筑中要善用民族文化元素,使哈薩克文化元素、圖案、符號、色彩、建筑融為一體,努力打造城市亮點。
記者:近年來,中央、省市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戰略目標。阿克塞60年來經濟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
銀燕: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我們改變了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因地制宜推進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產業化、旅游業市場化、城鄉一體化進程,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工業上培育了鐵精礦、干法水泥、石材加工、硫化堿、石棉尾礦綜合利用、高原風電、光電等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并更換了石棉& ldquo單一類型& rdquo在產業結構、農牧業方面,大力推進農牧業結構調整,發展設施農業和特色種植業,農牧業產業化明顯加快。第三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基礎薄弱、底子薄、知名度低,到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民族旅游得到推動,通信、商貿、物流、批發零售、餐飲等產業快速發展。特別是“十一五”末,我們提出了以資源綜合利用、現代農牧業、民族旅游為重點,加快培育五大產業集群的發展戰略,實現了經濟結構調整的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