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進展報告分九部分發布。國內新聞進入論壇。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今天舉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進展報告(2015年)》(以下簡稱《報告》)新聞發布會。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于表示,《報告》主體分為基本情況、傳染病防治和地方病防治等九個部分。于說,《報告》主體分為基本情況、傳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精神衛生、職業衛生和環境衛生等公共衛生工作、疾病預防控制相關科學研究、疾病預防控制國際合作、愛國衛生工作等九個部分。用大量詳實的數據,對建國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我國疾病預防控制的進展進行了回顧和總結。
一是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逐步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健全,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財政投入不斷增加,為疾病預防控制措施落實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傳染病防控能力明顯提升。幾項突出成果包括: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法定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實現了消滅天花、無脊髓灰質炎、絲蟲病和新生兒破傷風的目標。5歲以下兒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提前實現世界衛生組織乙肝控制目標。國家免疫規劃免費接種14種疫苗,鄉鎮適齡兒童報告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艾滋病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傳染性結核病的流行率從2000年的122/10萬下降到2010年的66/10萬。98.9%的血吸蟲病流行縣達到傳播控制或傳播阻斷標準。有效應對非典、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在經歷了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毀滅性自然災害后,沒有取得重大疫情。
三是地方病嚴重流行趨勢得到普遍控制。全國98%的縣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大大降低了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的危害。90%以上的流行村控制了大骨節病,96.4%的發病縣控制了克山病。
四是慢性病綜合防控力度逐步加大。針對疾病譜變化,加快慢性病防控體系建設,初步建立覆蓋死因、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腫瘤隨訪登記、居民營養狀況等領域的綜合監測體系。多部門聯合制定防控方案,開展一系列聯合行動。廣泛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建設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推廣有效適用的慢性病早期篩查和干預技術。
五是《精神衛生法》頒布實施,嚴重精神障礙防治網絡不斷完善,診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將嚴重精神障礙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重大疾病覆蓋范圍,建立嚴重精神障礙發病報告制度。
六是推進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學校衛生,初步建立了全國城鄉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
七是加強疾病預防控制相關科學研究。特別是2008年啟動實施了“重大新藥創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防治重大項目,取得了一批階段性成果。
八是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國際合作,實施一系列多邊和雙邊國際合作項目,積極參與全球公共衛生事務。
九是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愛國衛生運動是黨把群眾路線運用于衛生防病的偉大創舉和成功實踐。多年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政府領導、部門配合、發動群眾、全社會參與,始終圍繞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健康問題,圍繞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組織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2010年,啟動了為期三年的全國城鄉環境整潔運動,顯著改善了中國城鄉環境衛生。通過實施農村改廁工程,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從1993年的7.5%大幅提高到2014年的76.1%。為推動創建衛生城鎮,截至2015年3月,全國艾薇協會已命名216個“國家衛生城市”、42個“國家衛生區”和679個“國家衛生縣(鎮)”。
共享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