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布魯氏菌。
芽孢桿菌,可能很多市民聽不到,也叫“布魯氏菌”。據有關專家介紹,近年來,布魯氏菌病已成為寧夏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傳染病,發病率較往年明顯上升。接觸牛、羊、豬等家畜是人類患病的直接原因。
原因。
發病率比十年前高幾倍。
2013年,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數據顯示,與2000年之前相比,布魯氏菌病的發病率增加了幾十倍。隨著寧夏畜牧業的發展和醫學調查的加強,近年來確診布魯氏菌的患者數量急劇增加。這種情況在醫院門診也有體現。2010年,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傳染科全年接診此類患者十余例,今年至今已接診數百例。
患者主要集中在畜牧業從業人員,如飼養員、屠夫和毛皮加工者。“布魯氏菌的傳播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血液,另一種是通過呼吸道。如果傷口在完全愈合之前接觸到病畜的血液,就會被感染。此外,病畜的皮毛飛進呼吸道,也會引起感染。”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毓芳介紹。
事實上,許多動物(如牛、羊、豬、老鼠等。)易感染布魯氏菌。布魯氏菌感染動物后,會潛伏在它們的淋巴組織、乳汁等分泌物中。因此,除了上述兩種方式外,如果人們食用了感染的肌肉組織或牛奶,并且沒有對其進行充分加熱,以達到消毒殺菌的目的,人們也會感染布魯氏菌病。
初期癥狀像感冒,容易誤診。
布魯氏菌感染近年來不是一種新的疾病,但發病率增長如此之快,與仔細調查密切相關。李毓芳主任告訴記者,疾病早期會出現持續性高熱(發熱),癥狀與感冒非常相似,很容易被誤診。
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像肺結核一樣成為慢性疾病,破壞骨骼、血液系統、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這時,誤診的概率也很高。“由于很多患者表現為全身大關節游走性疼痛、出汗,基本上直接去了風濕科、神經內科、骨科、血液科等科室。這就要求醫護人員多關注患者,尤其是來自牧區的患者,遇到類似癥狀時多注意排查。”導演李毓芳提醒。
預防:生熟分開,減少與牲畜接觸。
說起這個,我們真的不需要恐慌,因為只要及時治療,很容易恢復。“我們用利福平+四環素(或多西環素)配合治療,效果顯著。一般可停藥6周,按療程治療。”導演李毓芳說。
此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從事畜牧養殖的人要進行職業防護,尤其是血液、消化道、呼吸道,盡量減少與牲畜的直接接觸。對于普通市民來說,在吃火鍋或者燒烤的時候,肉一定要煮透了再吃。在家里準備蔬菜和切菜時,應該分開煮和煮。
【責任編輯: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