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原標題:跨省就醫、即時報告是人民群眾的期盼。
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近日聯合發布意見。今年,依托國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平臺,選擇部分統籌地區和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跨省醫療費用核查和即時申報試點。到2020年,全國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將在符合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跨省就醫直報。(北京青年報3月1日)
【/h/】跨省就醫時,可以使用參保地醫保即時報銷,免去來回奔波的麻煩,減少醫療費用支出??梢哉f,市民早就期待異地就醫及時上報,社會呼聲很強。此前,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平臺也已試運行,已與北京、內蒙古、吉林、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9個省級平臺互聯互通。跨省就醫即時報告試點及其時間表的開展,無疑是令人振奮的,因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經覆蓋了城鄉絕大多數農民工。如果這個群體能夠實現跨省就醫即時報告,那么目前醫保體系碎片化背后最大的制度障礙也將被清除。
目前,我國醫療保險制度還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其中異地結算是眾所周知的問題。因為有醫保的人在異地就醫時可能會面臨如何報銷醫療費用的問題。目前異地就醫無法實時結算,患者需要自己支付費用后再去參保地報銷醫療費用,帶來了很多不便。2012年,我國流動人口達到2.36億,其中跨省流動人口占67%。對于經濟能力有限的人,可能會影響醫療。如果實行異地就醫即時報告,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但是異地就醫的申報和上報難度比較大,包括技術問題、地方利益博弈,以及異地就醫政策、支付比例、結算方式等政策和管理方式的不一致。一是省與省之間基本醫療保險總體水平較低;另一方面,流動人口普遍從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各地醫療價格差距較大。欠發達地區醫保部門擔心地方醫保基金超支。三是因為涉及跨省,異地合作機制難以建立,操作起來也比較困難。
正因如此,開展跨省就醫即時報告試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更關系到醫改成敗的關鍵。其實,《社會保險法》早就明確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睂嵤┖屯七M跨省就醫即時報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擺脫地方利益的阻撓。實現跨省就醫即時報告的關鍵在于解決地方政府和參保單位之間的利益沖突,而醫保的資金和數據也不是一筆小數目。要實現醫保的全面對接,就要打破地方利益的阻撓。只有消除異地就醫報銷中的利益障礙,才能確保試點的成功和進一步推進。
其次,建立和統一相關的醫療保險政策。一方面,醫療藥品報銷范圍統一,使藥品目錄一致,并統一最低起付標準、門診或住院報銷比例、封頂線等。制定了全國各級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名錄,從而確立了《國家目錄》的權威性。另一方面,加大網絡終端服務體系建設,將分散在各省的醫保網絡編織成暢通無阻的跨省網絡,讓參保人員可以暫時使用“醫保卡”在9個省定點支取結算,實現省級醫保統籌。
三是提高醫療保險整體水平。各省實現省級統籌,再逐步實現全國統一,最后打破醫保制度的屬地管理。只有統籌管理好國家醫?;?,才能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平衡不同地區的醫保缺口。
【/h/】四是加強異地就醫監管,防止“保險欺詐”發生,合理控制醫保報銷費用。
不可忽視的是,異地就醫及時結算難免會帶來一些弊端,比如市民擔心的就醫“集群”問題。這必須全面解決,讓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地在當地和省內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特別是要盡快“補齊短板”,讓基層醫院和縣鄉衛生院承擔更多的醫療責任。此外,醫保報銷水平的杠桿要與分級轉診相結合,遵循分級轉診患者報銷比例高,而直接去大醫院的患者報銷比例降低的原則。
無論如何,辦法總比困難多。實現跨省就醫及時報告是大勢所趨,也是人民群眾的心聲。我們期待這一好政策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