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近日,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楊柯女士在“中國醫師協會北京大學患者安全與醫患關系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上,對我國醫患關系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她說:“醫患關系、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是我們今天必須認真思考、解決和改善的重要問題。”
關于患者安全,楊柯認為與醫療質量密切相關,但又相互獨立,是醫院醫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JCI是國際知名的醫療認證機構,對患者安全和醫療安全有著全套的標準和要求。我國在80年代也出臺了各種醫療安全法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醫療技術的發展、醫療模式和制度的變化,并沒有對患者安全和醫療安全分別進行足夠的研究,建立更全面、更系統的行業要求。
楊柯指出,醫患關系與醫療安全有一定的聯系和獨特的功能。“醫療傷害事件駭人聽聞,強烈震動了醫生的情緒、對職業的信心,甚至學生的選擇。”
楊柯對醫患關系惡化的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患者不信任收費系統。雖然實現了全民醫保,但制度還不完善,需要更多的磨合和協商。在一個非常好的收費體系建立之前,醫患關系不會變好。
第二,醫療技術改變了過去需要密切接觸和交流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今,更多的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被機器所取代。技術變革提高了醫療水平,但同時也增加了醫療成本。此外,診斷和治療的進展并不同步。當患者花大價錢去診斷一種不治之癥時,很多問題就會轉嫁到醫患關系上。
第三,社會轉型過程中,經濟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是健康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調整,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期望值也更高了。同時,在社會轉型過程中,醫患之間缺乏信任,患者直接去三級醫院就診,缺乏相互理解,而醫生沒有時間解釋和理解,可以想象問題會有多嚴重。
第四,雖然糾紛后的解決辦法在不斷完善,但還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司法程序結束后,司法機關會在判決中偏袒弱者。在這種情況下,醫院將承擔事故帶來的一些費用,而不是醫療事故。
最后,楊柯指出,醫患關系中有一個特殊的問題應該引起重視,那就是酒精。對于喝酒或者喝酒后去醫院的患者,應該有具體的注意事項。很多急診室晚上會有很多這樣的病人,所以根本沒有講道理的余地,說出來就要動手。這一預防措施在醫院管理中應該是明確的。
據《醫學雜志》微信號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