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阿姨,你的腿疼好點了嗎?坐下來,我給你量量血壓。”“爺爺,你平時有喝酒抽煙的習慣嗎?你的血壓和血脂高嗎?”每周四下午,新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吳迪和兩位同事一起去榮莊社區為居民提供服務。在為居民測量血壓的同時,詢問居民日常飲食情況,為每個人提供不同的健康指導,并為社區內的家庭建立健康檔案,成為有針對性的“家庭醫生”。【/h/】除榮莊社區外,南龍、北苑、樂康、洛南、張莊等6個社區享受新湖健康服務中心上門服務,惠及居民3.2萬人。
堅持7年上門服務,為居民減免醫療費用5萬元。
“醫護人員在家免費給血壓非常方便。”榮莊社區居民余大爺說:“只要看到他們來了,我就過來稱稱血壓,和大家聊聊天,增加一下保健知識。”
新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從2007年開始服務社區,為社區居民量血壓,宣傳保健知識。同時,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居民,每年在家或電話隨訪不少于4次,并提供1次免費體檢。65歲以上的老人還可以享受常規體檢,包括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腎功能。
此外,服務中心的居民每周日和每月1日、15日可享受所有檢驗項目半價優惠。截至目前,新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價值10多萬元的醫療服務,減免醫療費用近5萬元。
家庭醫生去居民家請人看病更方便。
除了在家免費健康檢查,從2013年開始,轄區居民開始簽約家庭醫生。當居民遇到感冒、頭痛等小病,不知道如何服藥時,家庭醫生會在電話后給出合理的用藥建議。家庭成員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家庭醫生會定期出診并提供健康指導。
家庭醫生負責制以家庭為基礎,家庭自由選擇家庭醫生,合同期至少一年。家庭醫生以居民健康檔案為基礎,重點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0~6歲兒童、孕婦、慢性病人、重度精神疾病患者等。,為客戶提供健康生活行為的干預指導和診療路徑的指導服務。對于60歲以上的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腫瘤等慢性病患者,應單獨建檔重點管理。
此外,新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轄區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集中管理慢性病,從源頭上預防慢性病的發生,減輕居民就醫負擔,緩解“看病難、看病貴”,讓廣大居民享受到基本公共醫療衛生服務。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建立家庭健康檔案2.5萬份。
初期為居民建檔時,醫務人員工作面臨很大困難。吳迪告訴記者,她剛和邢梅主任一起進入社區時,開展工作非常困難。很多居民沒有自我防范意識,不認可、不了解自己的工作。“2008年,是居民建檔的起步階段。當時挨家挨戶敲門算居民健康,但大多數居民對此非常抵觸,不配合。”吳迪告訴記者,“有些居民連門都不讓進,所以我們就通過門把它記錄在樓梯扶手上。對于其他居民,我們完成了為他建立的文件,并當著我們的面把它們撕碎。后來,因為我們經常跟著社區里的老人,我們逐漸熟悉了彼此,然后大家都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
新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為轄區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努力做好“社區小病、醫院大病、康復回社區”工作。截至目前,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檔案25700余份,建檔率80%,重點人群檔案5000余份,每年動態管理4次,隨訪率90%。
輿情日志>:>;
當今社會,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和生活壓力的增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發病率逐漸增加,發病年齡越來越低。
家庭醫生一個電話就能上門,既省去了排隊看病的麻煩,也為一些疾病提供了寶貴的時間。醫護人員將醫療設備帶入社區,確實給居民帶來了便利,健康檔案的建立讓醫護人員能夠更好地監測居民的健康狀況。
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醫改的重點,也是老百姓享受醫改“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措施,讓老百姓用更少的錢治好大病的最重要途徑,大大減輕了老百姓的經濟負擔。
但基層醫療隊伍不夠強大,專業人才短缺也困擾著新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善的醫療服務必須需要足夠的專業醫務人員,這也是保障公民享受基本公共醫療服務的必要條件。
□記者高菲通訊員賈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