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3上一個和下一個4。
童嘉固陽縣為人民連欣大橋服務。
去群眾有需要的地方訪貧問苦,去群眾有困難的地方解決問題,去群眾意見多的地方擺正情緒...固陽縣結合“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服務質量”主題活動,整合各類黨建資源,以服務平臺建設為抓手,解決問題、設置服務。構建服務群眾的網絡。
“沒想到不找關系不進縣城就解決了我的困難。涉農部門職能下放后辦事真的方便快捷!”近日,固陽縣殷浩鎮布連河村村民董繼溝親身體驗了農機機具補貼的便利。
前幾天,董繼國想買一輛雷諾904拖拉機,拿到農機農具補貼。因為他種田養羊,不得不去縣城兩天。他丟了工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了當地的鎮政府。不到半天,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就把農機農具補貼做好了。
涉農部門職能下放是固陽縣根據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需要積極探索的新舉措。縣農牧局等一些涉農部門將涉農補貼的所有手續下放至鎮一級,由鎮政府統一辦理,職能部門審核。農民不用去縣城就能領到各種補貼。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中,固陽縣委發現鎮機關七站八處分散,群眾辦事不便。在如何更好地服務群眾的探索中,鎮便民服務中心應運而生。固陽縣6個鎮政府全部設立便民服務大廳,向轄區群眾發放便民服務卡、服務手冊、服務指南,涵蓋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業保險、農機農具購置補貼、退耕還林還草補貼、農村養老、低保、大病救助、五保供養等十多項惠民政策,成為基層群眾辦事的“橋頭堡”。
暢通群眾辦事渠道。
一個動作勝過十幾個程序。在“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服務質量”主題活動中,固陽縣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由“坐在診室”變為“參觀診室”,變排隊為預約服務,進一步暢通了群眾辦事渠道。
“你好,桂-劉嵐?這是固陽縣民政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辦公室。你的最低生活保障程序已經完成。請檢查您的賬戶是否及時收到。”這是5月15日固陽縣民政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辦公室工作人員在辦理完金山鎮南關居委會劉桂蘭的最低生活保障手續后給對方打電話的場景。
過去,辦理低保手續是殘疾人劉桂蘭最頭疼的事情。“如果你記不住程序,要么這個不見了,要么那個不見了,一次總是不完整的。”。針對部分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辦理低保手續困難的問題,縣民政局低保窗口為他們量身定制了電話預約服務、“跟蹤服務”等多種服務系統,并開通預約電話,預約入戶調查時間,接受市民咨詢。相關程序完成后,實施電話通知,實現一次通知,一次結算。
統計顯示,2014年1-5月,固陽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為2409.27萬元,惠及農村人口19763人。發放城市低保671萬元,惠及1989戶3470名城鎮居民。
深化服務群眾意識。
在固陽縣,很多來過村里的黨員干部,尤其是住在村里的“三定”干部,現在都在議論群眾,似乎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剛開始,干部進村入戶不受群眾歡迎,因為很多剛入駐的干部不了解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與群眾格格不入。工作人員只有充分掌握涉農政策,才能講效果,講清楚。為此,固陽縣專門編制了《固陽縣惠農政策匯編》,經常被每個黨員干部拿出來翻一倍。對民政、衛生、扶貧、住房建設、水利、農業、林業、教育等方面的政策進行了簡明扼要的概括。政策對象、申請程序、補貼標準一目了然,留有相關部門咨詢電話。黨員干部再去村入戶,都是講農戶,講涉農政策。有一段時間,業主邀請我談如何給孩子辦助學貸款,西方家庭問如何申請種養房補貼。掌握惠農政策的黨員干部成了農民的“香餑餑”,《惠農政策匯編》成了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真經”。
為進一步深化服務意識,今年以來,固陽縣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全縣取消行政審批事項77項,將70項保留事項合并為26項,減少82.3%。工作人員的身份、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通過司法局部門門牌號進行公示,勞動群眾通過門牌號信息可以第一時間找到辦公室和工作人員。衛生局在主要街道和人口密集地區設立了4個健康小屋,為群眾提供免費的健康知識宣傳、醫療咨詢和簡單的身體檢查。半個多月前成立以來,已接待群眾咨詢1100余次。殘聯理事會向2548名殘疾人發放113萬元,向1686名一、二級殘疾人發放60萬元,送8名篩查殘疾兒童到康復機構接受培訓,為4名無肢體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為44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康復手術,為貧困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子女發放學生補助金4.4萬元...
只是點點滴滴,并不驚天動地。“建村組接戶,為村民打井引水,宣傳好品種、好法律,給老百姓一個證、封一個章,調解鄰里糾紛,看似只是黨委政府整體工作中的小事,但在群眾眼里,那就是大事!”固陽縣委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要把服務民生作為檢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試金石”,作為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主要載體,通過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利民,架起溝通黨心民心的“連心橋”。
□通訊員吳繼光。
2014-06-173上一個和下一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