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據《京華時報》報道,備受關注的福建艾滋病女孩“毛毛事件”終于有了最新進展:25日上午,毛毛的父母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福建血液中心、協和醫院的代理人達成并簽署了經濟賠償協議,上述兩家涉事單位將一次性賠償毛毛共計77萬元。
【/h/】經福州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毛毛法定監護人與毛毛外科供血單位福建省血液中心、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治療外科達成共識:1。毛毛極有可能因在檢測窗口輸血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這是一起無過錯的醫療事故;2.考慮到對毛毛造成的實際損害,福建省血液中心、協和醫院愿意給予毛毛一次性經濟補償,解決爭議。很多網友看到判決結果后都會感到非常憤怒。毛毛在醫院輸血時明顯感染了艾滋病,所以判決結果變成了無過錯醫療。不過,據記者了解,從技術角度來看,毛毛醫院感染艾滋病可能真的是不負責任。
所謂“窗口期”是指艾滋病在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血液產生艾滋病病毒抗體需要一段時間,在此之前抗體檢測為陰性。而且,不僅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傳染病都有“窗口期”。窗口期一般為2周至3個月,少數人可達4個月或5個月。目前國際公認的窗口期為6個月。
以艾滋病為例。如果有人感染上述病毒后獻血,在“窗口期”內檢測到他的血液,則不會被檢測到。雖然很多網友都認同HIV有“窗口期”,用現有技術無法實時檢測,但很多網友還是無法理解“窗口期”的說法,認為血站驗血肯定有問題。
雖然檢測技術在進步,病毒的“窗口期”在縮短,但人們仍然無法將“窗口期”降到零。根據福建省衛計委的數據,在目前的檢測技術下,毛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概率約為五十萬分之一。即使采用最先進的核酸檢測技術,艾滋病、乙肝、丙肝的“窗口期”仍分別為11天、25天、59天,艾滋病、乙肝、丙肝輸血感染風險分別為700萬分之一、64萬分之一、200萬分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窗口期”不能縮短到零,但使用更先進的核酸方法進行檢測是非常有意義的。2010年,時任衛生部疾控中心副主任的郝陽就已經聲稱“衛生部開始計劃在全國血站引入RNA檢測技術”,但政府可能需要追加10多億元來推動其在血站的應用。然而,毛毛的情況表明,增加投資是必要的。
國家衛計委宣傳部部長、新聞發言人毛群安1月12日在京回應“毛毛事件”時表示:“雖然窗口期感染HIV的風險很低,但這種風險確實存在。這一事件對孩子和他們的家庭來說是一個災難性的事件。”同時,毛群安還呼吁通過人道主義援助、援助、保險、基金等方式向毛毛提供援助。,以補償病人的傷害。(未來網于洋洋綜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