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原標題:藥好不好?醫生的評論。
郭冰、劉浩報道,8月下旬,205醫院門診大廳公示了一份清單,上面有一批禁止采購的藥品名稱。經過仔細觀察,筆者發現名單中某制藥公司生產的幾種藥品,雖然價格較低,但均被拒收。
這是為什么?我院藥劑科主任王東峰解決了筆者的疑惑:通過改革藥品采購機制,我院黨委讓基層科室充分參與決策過程。這些藥物雖然便宜,但臨床效果不好,不被醫生認可。
醫院藥品、器械采購是一件敏感的事情,從制定采購計劃、確定采購計劃到最終組織實施都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以往黨委會議上的審議方案,往往是以“價低者得”為原則進行討論通過的,但買了一些“便宜藥”后,醫生發現效果并不好。最初,一些制藥公司依靠減少活性成分的添加量來降低成本和價格。看似價格低廉,實則延長了治療周期,增加了患者負擔。
醫生會評論這藥好不好。我院黨委決心改變這種決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讓基層科室的醫生參與決策。該院院長黃曉文感慨地告訴記者:“藥品的效果由醫生評估,醫院藥事委員會的專家收集意見,修改方案。選出最實用的藥物,患者最終受益。”
以此為契機,我院黨委先后完善了藥品設備采購、物資集中采購、工程招標、財務管理等體制機制。,并將收集患者意見作為機制運行的首要條件,極大地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