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新華網北京11月15日電(陶、江)以“創新抗癌理念,建立外治法標準”為主題的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外治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國際學術年會暨首屆中醫藥腫瘤臨床創新與標準化論壇14日在京開幕,來自國內外的300余名中醫藥專家共同探討腫瘤臨床治療,交流中醫藥腫瘤治療研究進展。
本屆年會執行主席、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李忠教授在致辭中表示:“中醫藥作為中國傳統的精華,走向世界,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
目前中醫抗癌療法包括中藥內服、中藥外敷、針灸等。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癌癥的臨床治療已經從過去單純的殺死癌細胞轉變為以改善癌癥患者生活為重點的治療。
眾所周知,放化療是臨床治療癌癥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毒副作用,中藥外用在防治放化療毒副作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中醫外治法是將藥物敷于皮膚、竅、穴等。,從而發揮其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功能。從而調整和改善臟腑陰陽失衡,促進機體功能恢復,達到治癌防癌,有效控制臨床癥狀,降低毒性,提高放化療效率的目的。
隨著癌癥綜合治療的發展,中醫外治法在控制癌癥、緩解癌痛、防治手術并發癥、治療放化療損傷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李忠說,中醫外治法因其簡便、無毒、有效,在臨床治療癌癥方面顯示出其獨特的特點和優勢。同時,現代透皮給藥技術、微創腫瘤技術和中醫癌癥外治法的融合,更加全面地推動了中醫癌癥治療技術的發展。
李忠認為,“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當今癌癥的臨床治療中尤為重要。在有效控制局部病變的同時,維持患者的生活質量已成為臨床治療癌癥的關鍵。癌癥綜合治療的發展凸顯了中醫藥在癌癥治療中的作用。
“中醫藥的發展需要傳承和創新。”為給國內外中醫藥專家提供更廣闊的學術交流和成果轉化平臺,本次論壇提出建立中醫藥腫瘤學家群體,讓中醫藥惠及更多癌癥患者。
中醫癌癥外治研究將充分發揮團隊協作優勢,積極建立和探索癌癥外治技術和方法的標準化,開展民間特色技術的整理和傳承,突出臨床實用性和有效性,推動中醫外治技術的國際化發展,開啟中醫癌癥發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