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財新。com】(專欄作家趙恒·孫文怡)谷歌的健康戰略地圖近年來逐漸發展,從谷歌擅長的大數據、人群健康、基因圖譜等數據應用領域,到智能醫療產品(智能隱形眼鏡)、老齡研發藥物(Calico)和健康平臺(Google Fit),谷歌的健康戰略越走越深。其核心已逐步體現:看好人類疾病譜變化帶來的機遇,包括老齡化和慢性病高發,更好地理解人類整體健康(基因、健康追蹤)帶來的產業機遇。
谷歌已經從擅長的數據應用領域走上了健康之路,這個應用仍將是其健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谷歌的優勢在于擁有大量的用戶數據。與醫療服務提供商或產品提供商的數據相比,谷歌的數據范圍更廣,對人群健康更有意義。與醫療公司相比,谷歌的特殊地位在于其數據分析能力和技術,因此其最初的健康戰略也非常雄心勃勃,已經提升到全人類的高度,比如基因圖譜的研究和公共健康預警。
如果上述基于數據的健康戰略站在一個宏偉的高點,那么谷歌的下一個健康戰略將更加詳細和專業化。
卡利科的目標仍然非常遠大:對抗人類的衰老和死亡。然而,隨著Calico研究的不斷深入,谷歌實現這一使命的方式也在逐漸細化。本月,谷歌表示將與芝加哥制藥巨頭艾伯維合作開發一種治療老年病的新藥,并將其引入市場。兩人都承諾投資2.5億美元在舊金山開設研究中心,研究老年醫學。這還是符合谷歌對自身的定位,看好整個人口健康變化帶來的機遇,老齡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谷歌也開始投資一些早期的小項目,比如本月收購了Lift Labs,該公司正在為帕金森患者開發緩解手抖的儀器,并繼續看好老齡化帶來的機遇。
符合人類疾病譜的變化,谷歌也看好糖尿病治療。谷歌的智能隱形眼鏡希望通過眼淚測量血糖,矯正患者視力。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這是谷歌的風格,其前景廣闊的領域總有以下幾個特點:代表了疾病發展的整個未來趨勢,需要把握人類健康發展的最大方向。
除了特定的產品(藥品和儀器),谷歌像蘋果和三星一樣,希望成為健康數據的中心。谷歌Fit應運而生,瞄準的是移動健康藍海帶來的消費者數據。
這些步驟并不是說谷歌試圖將自己轉型為一家醫療公司,盡管該公司也已經開始參與產品開發。谷歌更想做的是抓住人類健康大趨勢中疾病譜變化帶來的機遇。畢竟,持有大量用戶數據,能夠接觸到大量用戶,是其區別于醫療公司的最大優勢。
關于谷歌最終會畫出什么樣的健康地圖,有幾種猜測。
一方面,谷歌將繼續看好老齡化帶來的機遇。這將反映在對治療衰老疾病的藥物和產品以及服務的樂觀看法上。谷歌可能不會直接進入這些領域,因為醫學研究不是它的強項。特別是在臨床研究領域,監管嚴格,谷歌習慣于在開放的環境下運營,很難想象谷歌會在需要太多臨床審批的領域涉足太深。
因此,谷歌可能會在這方面進行合作或收購,比如智能眼鏡與諾華的合作,衰老藥物與艾伯維的合作。谷歌在幕后扮演著數據提供者、研究者和用戶的角色,其投資目標是長期的。
另一方面,谷歌將繼續對海量醫療數據保持樂觀。移動醫療帶來了個人健康數據的爆發式增長,如何有效利用這些數據仍然是市場探索的中心。蘋果對HealthKit的戰略備受矚目,而iWatch也保持了一貫的蘋果概念路線。相比之下,谷歌的優勢在于它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在整合不同格式的應用和數據方面,它可能優于蘋果。
同時,谷歌在整個健康行業的深度布局也有助于后端數據交互。但和蘋果一樣,谷歌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讓這些健康數據在整合后真正有用。這個問題早在2008年谷歌推出谷歌健康的時候就遇到過。當時谷歌健康提供了整合患者電子健康信息的工具和平臺,但用戶普遍表示不需要這樣的再整合,利用率很低,以失敗告終。
可以看出,在很多情況下,用戶沒有整理數據的動力,也找不到整合的必要性,除非這樣的數據融合能給他們帶來一些必要的服務,比如就醫。否則,集成只是空的一個概念,沒有實際意義。借鑒谷歌健康的經驗,谷歌可能會與醫療服務提供商更緊密地合作。同時,過去沒有和保險公司結合,找不到付款人的致命錯誤也是一大教訓。未來,谷歌可能會盡最大努力尋找商業伙伴為這些服務付費。
此外,谷歌宏偉的健康圖景可能還包括收購一些可以為其健康平臺和疾病譜帶來的應用服務的項目。例如,一家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如預約、檢查實驗室測試和電子處方藥物)的醫療集團One Medical Group和一家在醫生和患者之間提供視頻通信的按需醫生公司最近被谷歌風投投資。
谷歌的投資更側重于可以直接服務患者的項目。服務將彌補其早期進入醫療領域后端設施不足的弱點,為其數據應用和集成提供服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