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政府政策紅利邊際效應下降,行業進入調整分化。2013年以來,醫藥行業增速放緩,2014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緩至13%,主要是因為過去十年推動醫藥行業超常規繁榮的政策紅利邊際效應下降,醫保費管控和競價降價迫使行業進入調整分化。
未來行業發展的驅動力和新趨勢。根據國外經驗,人工衰老帶來的巨大需求是推動醫學長遠發展的主要動力,范圍很大空。中期來看,我國醫藥行業進入變革期,其增長動力主要來自:1)基層醫療市場和基礎藥品的擴張;2)政策寬松帶來的民營醫院大發展;3)醫療技術(醫療器械和體外診斷)未來將繼續繁榮。
2015年醫藥投資策略:在變革中尋找結構性機會。預計2015年醫藥行業將繼續面臨調整的壓力,但調整期間新的機遇也在孕育。要把握好轉型期的結構性機遇,找到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不斷改革創新、能夠適應未來新趨勢的優質公司。
主線:具有核心競爭力,業績增長相對清晰。第一類包括調整充分、業績相對明確的優質白馬,如康美藥業(中藥材流通龍頭)、塔斯利(產品線豐富的現代中藥龍頭)、恒瑞醫藥(化學藥創新龍頭)等。
另一類包括業績彈性較強的成長股,如傅銳、來美藥業、雅寶藥業、海南海藥、安科生物等。
主線二:以變求發展。善于在發展中不斷改革創新的企業,才能適應未來激烈的競爭和趨勢,甚至成為逆勢增長的黑馬。一個是業務變化,比如從原料藥延伸到藥品的華海藥業、晶鑫藥業,從藥品延伸到醫療服務的金陵藥業等等。
另一個是治理結構的改革,如西藏藥業、浙江振源、于越醫療等都是外部資本介入導致的,值得關注。國企改革也有可能帶來質的變化,比如中牧股份、國藥股份等。
第三條主線:孕育未來發展趨勢的新興醫療產業。包括醫療器械、智能醫療、干細胞和單克隆抗體等。,代表了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潛力巨大,但不確定性相對較大。重點關注體外診斷領域的金奎大基因、立邦儀器,家庭醫療設備領域的于越醫療、三諾生物,腎透析領域的新華醫療、華仁藥業,醫療電商領域的九洲通、唐藝昕。
個股方面,主要推薦中牧股份(基本面復蘇+國企改革預期)、于越醫療(家庭醫療設備龍頭)、金陵醫藥(成熟醫院模式+資產注入預期)、Tasly(產品競爭力強,業績增長穩定)、三諾生物(搭建糖尿病服務綜合平臺)。
(編輯:羅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