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很多消費者對姜黃消痤搽劑甚為關注。那么姜黃消痤搽劑說明書有那幾點呢?功效好嗎?小編為你介紹一下這款藥材。
品名:姜黃消痤搽劑
漢語拼音:Jiang Huang Xiao Cuo Cha Ji
【主要成份】姜黃、重樓、杠板歸、一枝黃花、土荊芥、絞股藍、珊瑚姜。
【性 狀】本品為黃色澄清溶液,具特異香氣。
【制法】 以上七味藥材,取姜黃、珊瑚姜粉碎成粗粉,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備用。絞股蘭、一枝黃花、重樓粉碎成細粉,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Ⅰ O)用6倍量80%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收集漉液,備用。取杠板歸、土荊芥,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8~1.22(6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達50%,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與 上述漉液合并。另取揮發油加聚山梨酯80乳化后加入上述藥液中,混勻,濾過,調整至規定量,即得。
【功能主治】 苗醫:旭嘎怡沓痂,維象樣丟象:粉刺,油面風。
中醫:清熱解毒,散風祛濕,活血消痤。用于濕熱郁膚所致的粉刺(痤瘡)。
【用法用量】 外用。用棉纖蘸取本品涂患處,一日2~3次。
【注意事項】 (1)治療期間少食動物脂肪及酒、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2)本品對有破損的痤瘡病人有短暫輕微的刺痛感。
(3)酒精過敏者慎用。
姜黃消痤搽劑在苗醫方面主治旭嘎怡沓痂,維象樣丟象:粉刺,油面風。苗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成體系,尤以其內病外治的療法聞名中外,成為民族醫藥的一枝奇葩。鳳凰的苗族,稱苗醫為“匠嘎”,苗藥為“嘎雄”,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四種。
姜黃消痤搽劑在中醫方面主藥功能是清熱解毒,散風祛濕,活血消痤。用于濕熱郁膚所致的粉刺(痤瘡)。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