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50%-75%的腦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發生與血壓升高有關。在導致勞動力喪失的原因中高血壓也占6%,全國每年由于血壓升高而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高達200萬,直接醫療費用每年至少達366億元。
大部分高血壓都合并其他疾病,合并疾病最高的依次為血脂異常、糖尿病、冠心病和腎功能不全,比例分別達到43.2%、37.1%、22.6%和18.3%,這類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更高。
但是目前高血壓患者對治療的認識存在誤區,不僅影響了血壓的有效控制,也不利于對心血管風險的控制。了解并且走出高血壓治療誤區,將有利于血壓達標并且減少心血管風險和死亡率的發生。
目前患者主要存在的誤區包括五方面:
誤區一:明知有病不愿吃藥
有些病人雖然已被確診為高血壓病,由于癥狀隱匿,并擔心長期用藥會有副作用而拒絕用藥,使得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目前已有安全的高血壓治療藥物,其副作用是可逆的、輕微的。因此高血壓患者不要害怕藥物治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用藥
誤區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許多高血壓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時才服降壓藥;還有的患者測量血壓不高就不吃藥,等到血壓升高后再服藥。降壓藥吃吃停停,會引起血壓忽高忽低,上下波動。在目標血壓達到后,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按有效的維持量長期服用,切忌自覺癥狀良好后便突然停藥
誤區三:自作主張盲目換藥
有不少病人在用藥初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咳嗽或顏面部潮紅等,就自作主張隨意換藥,結果導致血壓大幅波動,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實,從服藥到理想平穩控制血壓一般要1~2周的時間,在此期間不應隨意換藥。如出現不良反應,也應該在醫生指導下對用藥進行調整,千萬不可自作主張不斷換藥
誤區四:吃藥盲目追新求貴
門診常見有的病人點名要藥,讓醫生開廣告上推薦的“最新、最貴”的藥。事實上,降壓藥和其他所有的藥一樣,貴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誤區五:忽略心血管風險管理
很多高血壓患者在治療時只考慮血壓水平的達標,沒有客觀評估綜合疾病以及心血管風險,例如合并糖尿病、腎病的高血壓患者。因此,在治療初期就有必要對患者進行心血管風險的評估并分層,在危險分層的基礎上,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和耐受性及個人意愿或長期承受能力,選擇適合患者的降壓藥物。
為提升公眾對高血壓疾病的科學防治,提高高血壓患者生活品質,百時美施貴寶公司于3月26日舉辦“降壓讓生命更美好--科學降壓大家談”活動。雖然高血壓是心血管死亡的首位危險因素,但是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對降壓目的不甚了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田銳教授介紹說:"許多患者認為血壓維持到合理水平就是達到降壓目的,所以血壓一回復正常馬上自行斷藥,用藥依從性很差。事實上高血壓需要長期規律用藥維持,不然就有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據介紹,ACE抑制劑對降低冠心病發生風險和降低高血壓引起的全因死亡有幫助,可以以較小的成本幫助高血壓患者防患于未然。
文章由福冠堂新特藥在線(m.baseldya.com)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