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老年性便秘發生率高
75歲的王大媽大便干結,經常便秘,每周只有一次大便,且要在馬桶上蹲好久才能排出來,所以,她經常自行服番瀉葉、果導等瀉藥來救急。經醫生檢查,王大媽被診斷為“老年性便秘”。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教授聶玉強說,一般來講,便秘可由胃腸疾病、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引起。而老年性便秘往往是因為人年紀大了,結腸收縮力降低,很難產生便意,同時糞便堆積于直腸,自己又沒有力氣排出去的結果。
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便秘發病率約9%-13%,其中25%-50%為老年性便秘,長期臥床的老人更容易便秘。聶玉強指出,老人消化力減低,分泌消化液減少,進食過少、偏食細精加工過的食物,活動鍛煉又少,對結腸運動刺激減弱都容易形成便秘。而且很多藥物如降血壓的鈣通道阻斷劑、抗抑郁劑和其他針對神經精神的藥物以及消炎止痛劑等都會誘發和加重便秘。
另外,孤獨、睡眠不足或精神受到刺激都會導致便秘的發生;飲食葷素搭配不當、不吃早餐等飲食習慣也會造成便秘。還有一些老人擔心夜尿或前列腺肥大而喝水少,身體缺水容易使糞便干結,排便困難。一些肛腸疾病如痔瘡、肛裂等使人排便時往往疼痛難忍而懼怕排便。可以說,老年人是非常容易發生便秘的。
老人便秘危害更大
當然,便秘的原因常常不是單一的。有些患者找不到原因,時間久了就發展為頑固性便秘,每周排便少于3次,嚴重者更是2-4周才排便一次;有的雖然每日排便,但排便困難,每次排便時間長達30分鐘以上,糞便干結,苦不堪言!
聶玉強說,便秘的危害很大,長期便秘,排便過于用力使肛管黏膜向外凸出,靜脈回流不暢,久而久之形成痔瘡;糞便劃破肛管,形成潰瘍與創口,就會形成肛裂;排便用力過大,腹內壓突然增高,腹內臟器經腹壁薄弱處向身體表面突出,可形成腹疝;糞便積聚結腸使腸道內壓力增加而形成結腸憩室,可致發炎、穿孔和出血。
長期便秘,大便長期積于腸道,有毒物質被重新吸收入肝臟,作為解毒器官的肝臟負擔加重,長此以往,就會損害到肝臟功能。同時,腸道內有毒物質長期滯留,患結腸息肉、結腸癌的幾率增高。
除這些外,便秘對老年人的危害就更嚴重了。聶玉強指出,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若在排便時用力過猛,會使全身肌肉緊張、血管收縮,導致血壓驟升或急性心肌梗死;同時,由于排便時用力,患者胸腔和腹腔的壓力也會增大,致使血液沖至顱內血管,造成顱內壓力劇增,導致腦血管破裂而發生腦出血。
便秘,勿依賴瀉藥
對于便秘這個疾病來說,防患于未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最關鍵的。聶玉強認為,最好每日早晨起床后在廁所蹲一會,有意識培養按時排便的習慣,有便意不可以忍便不排。此外,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早餐:早餐后,食物會引起胃及結腸反射,促使結腸產生蠕動,推動排便;
2、 養成早晨飲水的習慣:起床后喝一杯開水或牛奶、蜂蜜、果汁,都有利排便作用;
3、適當進食雜糧:雜食五谷、蔬菜、谷物皮中含有的纖維素較多,對腸腔有刺激作用,有利糾正便秘;
4、停服瀉藥:便秘不能依賴瀉藥,可多吃些黑芝麻、胡桃仁、葵花籽、杏仁、桑椹子、火麻仁、松子仁等食物,潤腸通便;
5、 保持樂觀:精神上要樂觀,悲傷、憂愁易導致便秘;
6、多做運動:散步、跑步、按摩腹部、打太極拳等都可以加強胃腸運動,易于排便。
通過飲食、體育鍛煉、規律生活等方式,若便秘仍不能緩解,大便次數還很少,每次大便均需用力才能解出的人,則需使用通大便的藥物。值得注意的是,中藥中最常見的通便劑是番瀉葉,短期使用很有效,但長期使用可使結腸黏膜呈現黑色,醫學上稱為“結腸黑變病”。長期使用番瀉葉,也會變得不能發揮通便的效果。而時下市場上有很多所謂的“減肥茶”多含有類似番瀉葉的成分,因而應該留意它們的副作用。
出現便秘應診治
便秘患者很多,其中不乏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便秘,如結腸癌、結腸息肉或多發息肉及結腸憩室炎等,如果不予重視,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所以,出現便秘困擾或發現大便變形,帶有凹槽或受壓的痕跡,糞便中帶有血絲或黏液時,均應及時就醫,查清原因。
文章由福冠堂新特藥在線(m.baseldya.com)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