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腎癌約占成人惡性
腫瘤的80%-90%, 是成人最常見的腎臟
腫瘤。男女之比約為2:1,可見于各個年齡段,高發年齡50-70歲。隨著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早期
腎癌得到了及時診斷。不吸煙及避免肥胖是預防
腎癌發生的重要方法。
腎癌早期及時手術,術后積極鞏固治療,防止復發或轉移,病情控制的好的話,可以有治愈可能的。
一般腎癌經腎切除治療后5年生存率35%~40%,10年生存率17%~30%。腎癌的預后有時難以估計,可以在腎癌切除手術后20年、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出現轉移病灶。
腎癌在發現時約有50%尚局限于腎內,但有30%在初次診斷時已有遠處轉移。在手術后出現遠處轉移者占50%。腎癌在術后的存活率大致是3年為50%,5年為40%,10年為20%。只有3%病例未經任何治療能存活3年。
(一)腎癌的范圍與預后的關系
在
腫瘤尚局限于腎內的第I期患者,5年存活率為60~80%,腎周脂肪已有蔓延者(第Ⅱ期)5年存活率45%,區域淋巴結有轉移者(第Ⅲ期)5年存活率降至10~16%,已有遠處轉移者(第Ⅳ期)5年存活率為8~10%。
長期以來對侵入腎靜脈的患者,常被認為預后惡劣。但近年來許多作者報道,在第I期和第Ⅱ期腫瘤病人(未侵及淋巴結),腎靜脈的侵入并不影響預后。
在腎切除術后相隔一定時間才出現遠處轉移者的預后與腎癌初次診斷時就發現轉移者(第Ⅳ)相差很大,前者如能將局限的轉移灶切除,5年存活率可高達33%。
(二)腎癌的組織病理對預后的影響
腎癌細胞的類型與預后也有關系。透明細 胞癌的惡性程度較低,預后較好,顆粒細胞癌 惡性程度較高,預后較差,梭形細胞癌分化最 差,惡性程度最高,常在早期即有轉移,預后惡劣。但有很多腎癌細胞的類型是混合的,在這種情況,以惡性程度最高的一類癌細胞估計其預后。
(三)腫癌大小、數目和重量與預后的關系
據Bell分析,直徑小于3cm者,45例中只有2%有轉移,直徑小于5cm者,69例中5~ 7%有轉移,而直徑超過10cm者,84例中70例(83%)有轉移。Petkovic統計,腫瘤直徑超過5cm者56%轉移,而直徑超過10cm者75%有轉移。并發現42例多發性腫瘤中,無1例生存3年以上。另有一組病例的單發腫瘤的5年存活率為54%,10年為40%,而多發性腫瘤的5年存活率為50%,10年為20%。亦有人統計腫瘤重量小于500g者,5年存活率比大于1000g者高2倍。
(四)腎癌的治療方法對預后的影響
自根治性腎切除術在臨床開展以后,患者的存活率較單純性腎切除術有了顯著的提高。
在分離患腎以前先結扎腎蒂血管或在手術前先行腎動脈栓塞以防止手術時癌細胞的播散,對預后影響較大。淋巴結有轉移時可能同時已有血行轉移,因此淋巴結清除術是否能明顯地增加存活率現在對于有遠處轉移的腎癌現在還缺乏確實有效的治療方法。但腎癌是一種容易誘發免疫力的腫瘤,因此許多腫瘤專家正在努力研究促進這種免疫反應的嘗試。因腎癌在初診時約有1/3的病人已有遠處轉移,在手術后約有1/2病人在一定時間內將出現轉移,因此尋找有效的化學、免疫等輔助療法,對改善腎癌的預后,顯然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
腎癌手術并發癥
無論是開放性手術或腹腔鏡手術治療腎癌均有可能發生以下并發癥:1.出血。2.感染。3.腎周臟器損傷(肝、脾、胰腺、胃腸道)。4.胸膜損傷。5.肺栓塞。6.腎功能衰竭。7.肝功能衰竭。8.漏尿。9.其它并發癥。應注意預防和適當處理。嚴重者可致患者死亡,術前應向患者及家屬告知手術風險及可能發生的并發癥。
如何才能有效延長腎癌的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