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腎癌在我國在泌尿系統惡性
腫瘤中排名第二,且發病率逐年上升。RCC診斷、分期和治療的重要進展將會提高患者存活率并改變疾病的自然病程。
腎癌分期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術前的準確分期有助于手術方式和術后輔助治療的選擇。
腎癌根據癌腫生長及侵犯周圍組織的程度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期:是指癌腫仍然局限在腎實質內,沒有突破包裹腎臟的被膜,這時癌腫的惡性度較小。
第二期:此期的癌細胞已經突破被膜,但還沒有到達腎周圍脂肪層外的筋膜。
第三期:此時的癌細胞已達到腎外筋膜,而且已發生周圍淋巴轉移或向腎靜脈、下腔靜脈發生轉移。
第四期:癌細胞已經通過血液、淋巴向遠處的器官組織轉移,常見的轉移部位有肺、肝臟、腦、骨骼。
綜合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臨床分期(clinical stage grouping,cTNM),根據cTNM分期初步制定治療原則,按pTNM分期結果修訂術后治療方案。對局限性及局部進展性腎癌采用以外科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對轉移性腎癌(晚期)應采用以內科為主的治療方式。
腎癌播散途徑:
腫瘤逐漸生長,可直接侵入腎盂,腎盞,甚至輸尿管。癌細胞穿破腎被膜,可侵犯腎上腺和腎周圍脂肪組織。此外,腎癌常侵入腎靜脈,有的在靜脈腔內形成條索向下腔靜脈延伸,甚至達右心房。癌組織血管豐富,早期即可發生血路轉移,最常轉移到肺、骨髓和對側腎臟。淋巴道轉移常首先到腎門及主動脈旁淋巴結。
腎癌輔助檢查
腎癌的臨床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確診則需病理學檢查。
1.必須包括的實驗室檢查項目 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全血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鈣、血糖、血沉、堿性磷酸酶和乳酸脫氫酶。
2.必須包括的影像學檢查項目 腹部B超或彩色多普勒超聲,胸部CT、腹部CT平掃和 增強掃描(碘過敏試驗陰性、無相關禁忌證者)。腹部CT平掃和增強掃描及胸部CT是術前進行臨床分期的主要依據。
3.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