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頸椎病在骨傷科臨床中屬常見病,多發病,多發于中老年患者。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其中尤其以神經根型為多見。以益腎蠲痹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取得滿意
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來自我院中醫科及骨傷科門診,選取85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39~75歲,平均57.2歲,病程10d~11年;其中肩臂疼痛麻木的45例,肢體乏力30例,頭暈耳鳴12例,伴肌萎縮10例。對照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齡40~76歲,平均57.8歲,病程7d~11年3個月,其中肩臂疼痛麻木3O例,肢體乏力20例,頭暈耳鳴8例,伴肌萎縮6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及病程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頸部手法推拿、非甾體類藥及B族維生索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益腎蠲痹丸(華南制藥廠生產)1包/次,3次/d,口服,療程4周,兩組治療前后均查肝腎功能,生化指標及血、尿常規。
臨床療效:兩組患者癥狀和體征均得到改善,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副作用:觀察組在服藥期間,有1例患者出現皮膚瘙癢、丘疹,估計由于動物異體蛋白過敏所致。以徐長卿30g,地膚子30g,白癬皮30g,煎湯服用后消失。另有5例出現咽干,口苦現象,與該方偏于溫燥有關,用麥冬15g,沙參15g,玉竹20g,泡茶飲而緩解。本丸活血搜風通絡功效較強,故孕婦禁服。
神經根型頸椎病也稱痹痛型頸椎病。多由于頸部韌帶肥厚鈣化、椎間盤退化,骨贅增生等病變影響到椎間孔變窄,神經根受壓而出現各種疼痛、麻木乏力及肌萎縮癥狀及體征。而中醫認為本病屬于祖國醫學之“痹證”范疇,以腎氣虛、痰瘀互結、脈絡痹阻為基本病機,治宜補腎益氣,活血舒筋以祛痰,搜風通絡之法。
由華南制藥廠生產的益腎蠲痹丸是依據我國名老中醫朱良春之名方而制成的,本方的組成由熟地、仙靈脾、骨碎補、當歸、蜂房、烏梢蛇、徐長卿、地鱉蟲、僵蠶、玄胡、全蝎、蜈蚣、地龍、甘草等,本方具有補腎益氣、蠲痹通絡,祛痰化瘀,攻補兼施之功,益腎蠲痹丸除選用補腎培本之熟地、仙靈脾、骨碎補、當歸等溫腎
補氣之草本之品外,又取鉆透逐邪,散瘀滌痰之蜂房、全蝎、僵蠶等蟲類藥配制而成,而奏補腎益氣,蠲痹通絡之功效,本藥有明顯抗炎、消腫、止痛作用,經藥理分析,該藥中含大量人體所需用氨基酸(十七種)及多種微量元素,長期服用可以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并使滑膜炎癥減輕,膠原纖維沉著減少,軟骨細胞增生修復控制骨的破壞。
我們采用益腎蠲痹丸([url]http://m.baseldya.com/goods/308.html[/url])治療5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取得肯定療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廣。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犯病因素是什么?益腎蠲痹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機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