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眼底病已成中國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眼疾。據統計,中國現有盲人超千萬,占世界盲人總數的18%-20%。在眼病致盲的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白內障,達47%,其次是青光眼和眼底病。然而由于對老年性眼病的認識不足,多數老年人認為眼睛視力突然下降是由白內障導致的,總在等待白內障“成熟”之后才去治,白白錯過了青光眼、糖尿病性眼病、老年性黃斑病變等眼病的最佳治療時機。事實上,如若不盡早治療,青光眼、糖尿病性眼病、老年性黃斑病變的手術后效果往往不如白內障。專家提醒,老年人眼睛出現不適,一定加以重視及早預防及時就診,否則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一旦致盲則不可逆轉。
白內障:拖延治療將會誘發青光眼
“某某眼藥水,專治白內障”“祖傳秘方,治療白內障,15天明顯好轉,幾個療程后即痊愈”,這些廣告將治療白內障的功效說得神乎其神,然而迄今為止治療白內障尚無特效藥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主任沙翔垠表示,出于對手術的恐懼與偏見,老人對藥物治療總是抱有很大幻想與期待,迷信虛假廣告,以至錯過了最佳治療期。不僅如此,還有很多老年患者受到舊觀點影響,認為“治療白內障越成熟越好做”,這樣不但會使白內障逐漸加重,甚至還會引發急性青光眼,導致不可逆性失明。
白內障與青光眼,這兩種眼疾形成的原因并不相同,怎么會被聯系在一起呢?其實,白內障拖延治療將會誘發青光眼并不是危言聳聽。沙翔垠解釋到:白內障發展過程中,晶狀體混濁會不斷吸水膨脹,體積增大,推虹膜前移,向前推擠眼內房水外流的結構前房角,導致房水外流受阻,出現房水蓄積,眼壓升高,即青光眼急性發作。
老年患者對于手術治療存在恐懼與不信任的觀點,沙翔垠則表示這是出于患者不了解現代的白內障手術。過去白內障的手術稱為“囊外摘除術”,也就是過去人們常說的“割白內障”,方法是摘除渾濁的晶狀體,手術切口需要縫合3-6針,在此時期的白內障手術,“越成熟越好做”,但這種手術后散光很大,手術恢復時間很長。隨著醫學技術提高,現在的白內障手術主要采取超聲乳化手術,這種方法手術切口縮小到1.8毫米到3毫米,手術切口不再需要縫合,安全性高,花費時間短,術后視力恢復快,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白內障長得越“老”,超聲乳化所用的時間和能量越大,對眼睛的破壞越大,手術風險也越大,所以白內障手術要早做。“對于如畫家、司機等一些特殊職業的患者來說,雖然視力未低于0.5,但是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還是可以考慮做手術。”沙翔垠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