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急性鼻竇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疾病, 多繼發于急性鼻炎, 感染的細菌多為革蘭氏陽性球菌及陰性桿菌, 伴有厭氧菌感染, 多數為混合感染。鼻竇炎口服液為古代名方蒼耳子散與龍膽瀉肝湯增減通過特殊的制藥工藝而制成的口服液, 具有殺菌、抗病毒、消炎、排膿作用, 對慢性鼻竇炎有良好的療效。
急性鼻竇炎多繼發于急性鼻炎, 其病理改變主要是鼻竇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癥和化膿性炎癥, 重者可累及骨質, 引周圍組織和臨近器官的并發癥。鼻竇為頭顱骨中的空腔,部位深, 竇口小而隱蔽, 故炎癥發生后不易治愈, 常轉化為慢性鼻竇炎。現代醫學研究認為, 鼻竇炎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包括全身免疫力低下, 機體變態反應性增高, 局部致病菌感染及竇口鼻道復合體畸形等因素。傳統的以抗生素和激素為主的治療方法, 隨著耐藥菌株、二重感染出現以及激素的副作用, 在臨床應用中已顯現其不足的一面。
本病屬祖國醫學“ 鼻淵”的范疇, 多為外感風邪、肺失宣降、濕熱熏蒸鼻竅所致, 治療以疏風清熱、開竅止痛為原則。鼻竇炎口服液由生地黃, 玄參, 蒼耳子, 辛夷花, 蓽撥, 荊芥, 甘草 , 白芷 , 藁本, 細辛組成, 制成口服液。方中白芷、藁本能祛風解表、消腫止痛; 蒼耳子、辛夷花、細辛祛風止痛、通鼻竅; 蓽撥溫中散寒, 下氣止痛; 生地黃、玄參清熱養陰、解表散結; 桔梗開宣肺氣, 祛痰排膿, 引藥歸經; 甘草清熱解毒, 調和諸藥。諸藥合用, 共奏疏散風邪、清熱止痛通竅之功。
研究表明, 經過10 天治療后, 兩組急性鼻竇炎患者流涕和局部壓痛消失率差別在治療第11 天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P< 0.05) ; 兩組患者主癥狀積分和總積分均顯著下降, 兩組間總有效率無顯著差異性( P > 0. 05) 。說明鼻竇炎口服液注重標本兼治、扶正祛邪, 是治療急性鼻竇的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 療效與吉諾通相當。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