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瀉火的中藥有很多,黃連上清丸和三黃片都有清熱的作用,但有很多人不太清楚,也有不少人一起使用,黃連上清丸和三黃片的區別是什么呢?
讓我們從兩種藥物的成分、功效及注意事項入手來看看它們的區別。
首先,從成份來看,黃連上清丸是由黃連、梔子(姜制)、連翹、蔓荊子(炒)、防風、荊芥穗、白芷、黃芩、菊花、薄荷、酒大黃、黃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組成。三黃片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棕色;昧苦、微澀。主要是由大黃、鹽酸小檗堿、黃芩浸膏。輔料為:淀粉、滑石粉、蔗糖、硬脂酸鎂、檸檬黃組成。
其次,在功效方面還是有有些細微的差別。黃連上清丸偏重于治療風熱所致的諸癥,而三黃片則清熱解毒的功效更勝一籌。三黃片有瀉下得作用,但黃連上清丸卻沒有。
黃連上清片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用于頭暈目眩,暴發火眼,牙齒疼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耳痛耳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三黃片的主要成分為大黃、鹽酸小檗堿、黃苓浸膏,本方中的大黃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而三黃片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特點,主要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特點,用于三焦熱盛所致的目赤腫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心煩口渴、尿黃便秘。主要用于治療風熱感冒,癥見發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癥狀。
但是,服用黃連上清片需忌辛辣、魚腥食物。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溫補性中成藥。因咽痛較重并有發熱者應去醫院就診。服藥三天后癥狀無改善,或出現其他癥狀,應去醫院就診。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兒童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對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三黃片中的鹽酸小檗堿的抗菌譜廣,因此,從理論上來說,黃連上清片能和三黃片一起服用,但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兩者的同時使用。
綜合以上所有內容,我們對兩種藥物的區別有了清楚的認識,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