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黨參、黃芪(蜜炙)、白術(炒)、丹參、當歸、雞血藤、三棱、莪術、芡實、山藥、延胡索、川楝子、魚腥草、敗醬草、蜈蚣、全蝎、土鱉蟲、炮姜、肉桂這十九味中藥是止痛化癥片的組成成分,具有益氣活血、散結止痛作用。用于氣虛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瘸瘕,經行小腹疼痛、腹有瘕塊等癥。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
中醫理論認為痛經因氣滯、血淤、寒凝等所導致的“不通而痛”,原發性痛經多由氣血凝滯、寒濕結聚于胞宮及肝腎虧損等原因所致。止痛化癥片中的黨參、白術、丹參舒肝理氣、活血養血止痛,肉桂溫腎散寒、活血止痛,以上各藥伍用,可達通行氣血、化瘀止痛、溫腎養血等標本兼治之效。
治療痛經的療效與止痛化癓片具有松弛子宮平滑肌、提高雌激素水平、改善子宮血液循環、鎮痛和鎮靜作用有關。臨床觀察還發現,止痛化癥片對氣滯血瘀證、寒濕凝滯證、肝腎虧損證治愈率均優于對照組,說明止痛化癥片適用于治療痛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