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前段時間,一家快遞公司被發現涉嫌非法運輸“寵物盲盒”,郵寄過來的動物被發現時大部分已經奄奄一息。這一事件引起了熱議,盲盒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很多人呼吁加強對它的監管,以免讓這個盲盒成為法治的“盲點”。
盲盒因其自身的趣味性受到一些年輕消費者的追捧。盲盒產品已經從原來的玩具擴展到餐飲、美容、文具、圖書、文化創意等行業。
然而,盲盒產品的虛假宣傳、過度營銷和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經常發生。有的盲盒銷售無生產日期、無質量證明的“三無”產品,存在各種質量缺陷;有些盲盒與宣傳不符,里面裝的是假冒名牌、假冒產品或二次銷售產品。一些盲盒利用夸大宣傳誘導未成年人反復購買。有的小學生為了買商品買了幾百個盲盒,概率只有1%。有些盲盒違反公序良俗甚至違法,比如最近在網上引起熱議的直播寵物盲盒網購。
可見,法治的手段是不能缺席的,任何營銷方式都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來規范,更需要科學的手段來治理。相關部門應履行監督職責,確保符合現行法律法規。比如最近備受關注的“寵物盲盒”銷售,可能涉嫌違反動物防疫法;部分盲盒商家承諾“保證盒內每件產品價格大于等于一定價格”,但實際購買的商品低于承諾價格,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相關部門也要及時制定和完善監管規則,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盲盒本身雖然“不透明”,但產品和營銷模式一定要透明。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從盲盒產品質量、銷售方式、抽取概率等方面確保公開透明。
盲盒等新型營銷方式的良性發展,有賴于經營者自覺遵守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從而保證經營活動的合法合規。
同時,要引導消費者認識到盲盒的不確定性,認清和防范商業營銷的套路,絕不跟風攀比。結合自身經濟能力、消費需求和愛好等。,并量力而行進行理性消費。當消費者發現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