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高溫和日曬是夏季的兩大特點。高溫會引起不適,而強烈的陽光不僅會使人曬黑,還會引起皮膚病。在服用某些藥物的過程中,人體更害怕陽光,這需要注意。
有些藥物使皮膚更怕光。使皮膚更怕光的藥物主要有:1。抗菌藥物,尤其是喹諾酮類(氧氟沙星),以及磺胺類、四環素類也要注意防曬;2.抗過敏藥,如撲爾敏(撲爾敏)、苯海拉明等。3.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4.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常用于復方降壓藥中);5.降糖藥物,如格列本脲;6.避孕藥物;7.祛痘藥物,如維甲酸。這些藥物也被稱為光敏藥物。
服用后容易對陽光過敏。服用上述藥物后,在光的刺激下可引起人體過敏,表現為局部色素沉著、紅斑和水腫,并伴有瘙癢和灼痛。嚴重者可出現水泡,潰爛后可形成潰瘍或糜爛。如果服藥后出現類似癥狀,應及時停藥,嚴重者就醫,使用爐甘石等外用止癢藥物。
使用后5天內應注意防曬。由于藥物在體內代謝和排泄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建議在使用這些藥物期間和停藥后5天內注意防曬。當我們談論防曬時,我們不僅要避免陽光照射,還要避免暴露在紫外線下。即使夏天陰天,如果是上午10:00-下午3: 00,也要注意涂抹防曬霜,撐傘,穿長袖衣服。
應預防過敏體質。春季易患蕁麻疹或有相關藥物過敏史者,服用此類藥物后應多注意防曬。此外,由于身體狀況不同,過敏癥狀的嚴重程度也不同,所以服藥后要注意觀察,以免病情較重時被發現。
其實這些藥物一年四季都是“怕光”的,但夏天陽光更強烈,更容易發生。建議有類似過敏史的人慎用這些藥物,就診時主動告訴醫生,盡量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