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夏天是一個高溫的季節。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水分流失較快,脾胃功能相對低下。下面,中醫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夏季飲食養生的原則,讓你整個夏天都健康。
黃帝內經說“春夏養陽”,意思是在炎熱的夏天,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夏天人的食欲降低,營養消耗大。如果不注意飲食和營養,會傷害你的陽氣和身體。那么,夏季飲食養生的原則是什么呢?
第一,從中醫角度來說,夏季多吃酸咸的食物為宜,而寒性食物不宜過涼。
【/h/】夏天,心在當季,心太強,肺會是金色的,所以《金盔簡》里有句話“夏天不吃心”。根據五行(夏火)、五行(夏長)、五臟(心)、五味(苦)之間的關系,苦的東西也可以幫助心臟,控制肺氣。夏天也是出汗的季節,出汗多了會流失更多的鹽分。如果你的心肌缺少鹽,你的心臟就會異常跳動。
中醫認為此時多吃酸味以固表,多吃咸味以補心為宜。酸醋不僅能生津,還能殺菌,預防腸胃疾病。從陰陽科學的角度來看,岳夏不應該吃太涼的東西,包括陰陽。正如《易神集》一書所說:“夏天,心旺,腎衰。雖然很熱,但不宜吃冰冷的冰雪、蜂蜜水、果凍和粥。胃受涼會導致霍亂?!?/p>
心旺腎衰,外熱內冷。因為外熱內冷,所以不宜多吃冷食。貪念肯定會傷脾胃,讓人嘔吐腹瀉。西瓜、綠豆湯、烏梅湯是解渴解暑的好產品,但不宜冰鎮食用。根據中醫臟腑關系,“腎無心之火為水寒,心無腎之水為熾盛,心需腎水濡,腎需心火溫”。不難看出心腎之間的重要關系。
其次,從營養的角度來說,夏季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
夏天要注意飲食和調養,因為人在炎熱的環境下,出汗多,新陳代謝增加,營養消耗增加。而且,人在夏季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限制了營養物質的正常攝入,都可能導致體內營養物質代謝紊亂,甚至引起相應的營養不良或其他疾病。因此,夏季需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
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在高溫下,人體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蛋白質的攝入量應在正?;A上增加10%-15%,日供給量應達到100g左右,并注意補充賴氨酸。魚、肉、蛋、奶和豆類中的蛋白質是蛋白質中最好的。
適當補充維生素:熱環境下維生素代謝增加,此外汗液排出的水溶性維生素增加,尤其是維生素c,因此在夏季,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比普通標準高出一倍甚至更多。在新鮮蔬菜和夏季成熟的水果中,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子和李子,維生素C最豐富。維生素B在谷物、豆類、動物肝臟、瘦肉和雞蛋中含量最豐富,人們可以在夏天適當補充這些食物。
夏季飲食
合理補充水分和無機鹽:當身體大量出汗或體溫過高時,不僅體內缺水,還會流失大量的鈉和鉀。缺鈉會造成嚴重缺水,所以要補充水分和無機鹽。最好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可以減緩身體排汗,減少水分蒸發。
古人曾告誡:“不要喝多了反而口渴”,意思是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但是口渴的時候不要喝太多。這是預防口渴的科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