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數字版首頁> D04:健康周刊專題輝瑞、上海交通大學-耶魯聯合生物統計中心“聯姻”簽署合作意向備忘錄,將在科研、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諸多領域開展涉事合作。
2015年11月03日 星期二 新京報分享: 10月29日,輝瑞中國R&D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耶魯聯合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舉行。輝瑞中國區總裁吳博士。輝瑞全球R&D副總裁、中國R&D中心總經理譚靈石博士。10月29日,在上海舉行的輝瑞中國R&D中心十周年慶典上,輝瑞中國R&D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耶魯聯合生物統計中心簽署合作意向備忘錄。雙方將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共同開展教學和科研合作,旨在通過人才培養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促進中國生命科學和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全球副總裁、中國中心總經理譚靈石博士與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聯合生物統計中心代表、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楊毅教授簽署備忘錄,輝瑞中國總裁吳博士也出席活動。
合力專注于生物醫學研究。
根據雙方簽署的備忘錄,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聯合生物統計中心將為輝瑞中國R&D中心的工作人員提供生物統計學和藥物調節科學項目的學習機會。同時,輝瑞中國R&D中心還將為聯合中心的學生提供臨床研究項目相應的實習機會。雙方還將利用輝瑞豐富的全球R&D項目數據,共同對雙方感興趣的疾病領域和方法進行一些研究。輝瑞全球R&D副總裁譚靈石博士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與國際領先的教學和研究機構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聯合生物統計中心達成合作關系。我們相信,此次合作對雙方都具有重要意義,將實現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有助于中國生物醫藥R&D人才的培養,推動相關R&D項目的突破性發展。”
十年春秋碩果累累。
作為跨國制藥公司在中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R&D中心之一,輝瑞中國R&D中心是輝瑞全球及亞太地區重要的R&D樞紐,為輝瑞全球藥物R&D項目提供全面支持,其職能涵蓋藥物臨床試驗全過程、藥物安全預警、注冊法規等多個方面。自2005年10月31日成立以來,輝瑞中國R&D中心的規模在過去十年中大幅增長,2010年在武漢成立了R&D分中心。截至目前,輝瑞在上海、武漢和北京擁有約1000名高素質的R&D人才。
同時,輝瑞中國R&D中心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一流學術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并聯合開展了各類藥物開發研究和人才教育培訓,為我國創新藥物研發和國際化人才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輝瑞中國R&D中心還支持或舉辦各種研討會、行業和學術會議,并與國內同行、專家和政府監管機構一起研究和討論與新藥開發和藥物安全預警相關的改進方法、標準和法規等問題。
輝瑞中國R&D中心致力于推動R&D本土能力、體系、技術專利和文化的提升,從而加速創新經濟轉型,同時與行業合作,在中國打造世界級的生物制藥R&D生態環境,這也是全球R&D社區的一部分。
專注于癌癥研發等六大領域。
作為全球領先的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制藥公司,輝瑞始終高度重視對藥物研發的投入。近年來,輝瑞每年在藥物研發上的投入超過70億美元。截至2015年7月,輝瑞有84個正在進行的R&D項目。這些項目涉及六大疾病:腫瘤、心血管和代謝性疾病、免疫炎癥、神經精神和疼痛、罕見病和疫苗,包括通過小分子、生物制劑、疫苗和基因治療等各種醫學途徑研發新藥。
根據譚靈石博士的說法,“未來,輝瑞將把R&D的資源集中在能讓大多數患者受益的最具突破性的治療上。同時,我們將以更具創意、更靈活、更開放的方式與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開展合作,包括與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學術界、非政府組織和其他領先的生物制藥公司開展合作。”
“R&D是輝瑞目標的核心,”輝瑞中國總裁吳博士說。“作為一家總部位于R&D的生物醫藥公司,我們將繼續努力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轉化為能夠為患者帶來顯著益處的治療方案。通過創新的、對社會負責的、商業上可行的方式,滿足中國13億人口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需求,進而在中國實現“攜手共創健康中國”的使命。”
■相關鏈接。
關于上海交通大學-耶魯聯合生物統計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與耶魯大學聯合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學-耶魯聯合生物統計中心成立于2014年3月,旨在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研究教育機構。同時,該中心努力聚集一批世界一流的生物統計學和藥物法律法規方面的科學專家。耶魯大學每年派教師到中心開展教研工作,并與交大共同努力,招募一批世界頂尖學術力量到中心工作,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雙方將在科研、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師生交流等諸多領域開展涉事合作。
本版由新京報記者李靜撰寫。
更多新聞請訪問北京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