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近日,摩根銀行、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權威《柳葉刀》雜志相繼發布了對中國醫改進展的評估,均對中國醫改三年來取得的進展和階段性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詳情見作者上一篇文章《中國醫改在海外好評如潮》。)
然而,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顯然與公眾的預期相去甚遠。2003年以來,中國政府不斷加大醫療衛生投入,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然而,近年來衛生總支出快速上升,個人衛生支出水平持續快速增長。2009年和2010年個人衛生支出對衛生總支出增長率的貢獻率基本保持在2008年的水平。醫患矛盾甚至有突出趨勢。去年和今年,發生了幾起極具影響力的醫生受害案件。所以中國的醫改看似墻內開花,墻外更香。作者的最后一篇文章分析了為什么& ldquo墻更香。本文將討論為什么墻外沒有香味。
首先,客觀來說,不同的人從醫改中受益,他們的評價自然不同。一方面,這是由醫改向農村和基層傾斜的改革策略決定的。& ldquo保證基礎& rdquo& ldquo強大的基礎課程& rdquo公平優先。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農村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口可以從醫療保障和服務條件較差的人群中快速獲得一定程度的醫療保障和服務。相比城鎮職工和事業單位,他們的好處更明顯。醫療改革已成為許多地方城鄉改革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畢竟醫改不僅僅是增量,它必然會動一些& ldquo股票。通過重新分配資源,醫療衛生系統中的利益相關者不可避免地會有得有失,有些異議是意料之中的,尤其是從原系統中受益最大的利益相關者,最容易感受到利益的損失,從而產生更大的異議。
其次,它是由醫療改革的階段決定的。全民覆蓋的醫療衛生體系需要分階段建立。按照北京大學李玲教授研究團隊的醫改方案,中國的醫改應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實現基本融資擔保全覆蓋,恢復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第二階段是提高醫療保險覆蓋面和報銷比例,提高醫療服務體系質量。第三階段,整合醫療融資和服務,有效控制醫療衛生費用,提高醫療衛生體系的宏觀效率。這三年的醫改基本對應第一階段。
從擴大醫療融資擔保覆蓋面的速度來看,中國醫改在較短時間內使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達到95%以上,是一個顯著的成就。即使很多改革執行者會第一個說我國醫保覆蓋水平還很低,報銷范圍和比例還有待提高,但這一成果在國際上一直備受關注和評價。墨西哥全民健康保險覆蓋水平不高,但用了8年時間才實現全民覆蓋。沒有人能指望在三年內用五項任務解決所有問題,醫療改革需要進一步推進。醫療改革。“十二五”規劃;規劃標志著醫改進入第二階段,預計未來四年,我國醫改能夠如期全面預定目標。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