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58天!小林(化名)如坐過山車般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記者14日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突患極度罕見的發熱性潰瘍壞死性急性痘瘡樣糠疹(FUMHD)皮膚病的湖南衡陽大學生小林,已成功“換膚”,并康復出院。
兩個月多前,小林前往廣東探望重病住院的母親,回到衡陽之后,便毫無征兆地出現了高熱、四肢紅斑、糜爛。在當地醫院處置之后,病情無好轉跡象,遂轉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科住院治療。
住院期間,小林的病情繼續加劇,每天發熱最高達40度以上,皮損發展至全身,并且出現壞死、潰瘍。雖經治療,但舊的潰瘍愈合后,很快就出現新的潰爛。原本高大魁梧的小林被這突如其來的皮膚病折磨得痛不欲生。
盡管醫護人員全力救治,但小林的病情依舊在加重,反復高熱無減退趨勢,在血液中和皮膚創面上先后培養出5種以上細菌;硬幣大小的黑色壞死、潰瘍、結痂創面布滿全身,痂皮猶如牡蠣狀,底面“吸附”于皮膚,掀開痂皮就裸露出新鮮的肉芽組織,但很快又會長出新的痂皮;并且散發出陣陣的惡臭味。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在進行2次皮膚組織活檢后,湘雅名醫陸前進教授組織專家多次討論并查閱大量相關文獻,最終診斷小林患上的為發熱性潰瘍壞死性急性痘瘡樣糠疹(FUMHD)。
“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病因不明的丘疹水皰性皮膚病。”陸前進介紹,該病皮疹泛發,以壞死潰瘍為主,且伴有高熱、頭痛、腹痛、貧血、低蛋白血癥和肝功能異常等全身癥狀。自1966年首次報道至今,全世界僅發現65例,死亡率高達40%。
陸前進說,確診后經過專家們的反復討論、論證及與家屬的多次溝通,敲定了治療方案。隨著治療藥物的逐步起效,小林的病情日漸好轉,發熱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