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在嘗試的一種治療方法購置了全新的分離設備后,已經開始嘗試從健康人的粑粑中分離提取糞菌,再植入到患者的空腸、消化道內,治療一些難治性的消化道疾病。
40歲的李女士,3年前,她經常無緣無故地腹痛、腹瀉,還反復拉血便。“有時候每天排4~5次血便,人也消瘦了很多。”后來被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用了許多的治療藥物和抗生素,甚至使用了激素,可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在分析了她的病情后,覺得如果采取糞菌移植,很可能對她有效。”醫生介紹,在征得李女士同意后,決定實施這一特殊的治療方法。經過對供體的嚴格篩查,最后選定一名年輕人為供者。
移植當天,消化內科醫生將供者提供的新鮮糞便進行糞菌標準分離,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分離,將分離后的“糞菌”通過結腸管注入(注:口腔或肛門插管,直接進入腸道)患者的回盲部,患者側臥半小時后,健康糞菌“定植”,整個治療過程安全、無味、快速、清潔。
在第一次糞菌移植后,李女士腹痛、血便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間隔3天后,李女士做了第二次糞菌移植進行鞏固,無血便,大便成形,腹痛、乏力也明顯改善。
李女士并非唯一通過糞菌治療受益的患者。不久之后,一名90多歲的炎癥性腹瀉老人,同樣接受了類似的治療,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老人最多的時候,一天拉肚子20多次,用了很多抗生素都沒有效果。”老人當時的白細胞指數高達25000,提示感染比較嚴重。可就在進行了一次糞菌植入后,該指數就下降到了8000,腹瀉次數減少。第三天指數正常,大便已逐漸成形。
“對于一些特定的消化道疾病患者而言,使用從健康大便中提取的糞菌進行治療,效果是非常不錯的”,醫生表示。
“更為具體一些的指標,是大便來源需是18-25歲年齡段的健康年輕人群,需要有一定學歷,平時大便成形,基礎病排除乙肝病毒、肝炎,不能太肥胖、無代謝綜合征并作息規律的”。目前主要是醫學院校的碩士研究生入組。“當然,由于醫生比較忙碌,如果這些年輕人前一天進行了值夜班、休息不好,他(她)的便便一般就不會被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