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食物和藥物一樣,都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所不同的是食 物每天都要吃,而藥物則不然。所以,都說藥療不如食療方便快捷,那么食療到底有哪些治療作用,效果怎么樣?今天有福冠堂的專家為我們大家做出解答:
1.食物的治療作用有三個方面
(1)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所有的疾病都會增加人體組 織的消耗,尤其是一些慢性病,結核、腫瘤等消耗性疾病更是 如此。結核病的長期低熱、腫瘤后期的癌性發熱,均可增加 機體消耗,人體平均體溫每升高一攝氏度,基礎代謝率即增加 13%。眾所周知,營養缺乏可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容易 感染疾病,而疾病使機體的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如此惡性 循環導致機體的免疫能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因此, 患者必須及時補充能量以及必需的營養素,以增強抗病能 力,促進早曰康復。
調節營養素不足:有些疾病和并發癥的發生與營養素缺乏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調整飲食,采用增加或減少熱 能及某些營養素的供給,來達到治療目的。如因缺乏蛋白質 引起的水腫病,即可通過調節飲食,進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的目的。又如因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 的嬰兒佝僂病,成年人的骨質軟化癥,都可以通過進食富含 維生素D的食物(如蛋黃、奶油、鯖魚、鮭魚)來達到預防和 治療的目的。
(3)促進組織代謝的修復:營養物質的新陳代謝是生命 活動的基礎。一種或幾種營養物質長期代謝異常,必將導致 全身代謝的紊亂。因此必須通過飲食,合理地攝入一定的營 養素,以保證機體代謝的平衡。如糖尿病是糖代謝異常而導 致的一種疾病。因此必須通過控制飲食,尤其要控制飲食中 糖類的攝入。目前對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控制飲食已經成 為治療和康復的首要因素。
2.飲食的治療作用是從三方面來體現的
(1)補:即補養臟腑。中醫把人體組織、器官和整體功能 低下導致的疾病狀態稱之為“正氣虛”,屬于虛證。五臟均可虧損,可有心虛、肺虛、脾虛、腎虛、肝虛。中醫提倡用血肉有 情之品來補養身體,扶正以補虛,如產后體虛、血虧,可多食 雞湯、當歸生姜羊肉湯、胎盤粉等。豬骨髓可以補腦益智; 米、面、果菜也具有補益臟腑的作用,如久病脾虛用陳倉米熬 粥食用;銀耳益氣生津,可以治療脾肺兩虛;黑芝麻可以補血 烏發等。
(2)瀉:即瀉實祛邪。中醫把外邪侵襲人體或內臟功能 紊亂和亢進所導致的疾病稱為"實”,即“邪氣實”。治療此類 疾病應該“祛邪安臟”,如山楂消食積,多用于肉食積滯;藕汁 清熱涼血,治療熱病之血、衄血;赤小豆解毒消腫,用于瘡癰、 腫毒、痄腮等,瘡癰、腫毒可用赤小豆以蛋清和蜂蜜調外敷, 痄腮用赤小豆搗爛外敷。
(3)調:即調整陰陽。“陰平陽秘”是人體正常狀態,即陰 陽協調。飲食具有維持陰陽調和的作用,并且可以利用食物 的性味調節陰陽失調所至的疾病。調整陰陽,有撫陽擬陰、 育陰潛陽、陰陽雙補等多種方法,如羊肉、狗肉、羊乳、雀肉、 鱔魚多屬溫性,可以補益陽氣,陽虛之人多食有益。而牛奶、 甲魚、銀耳、蛋黃、葡萄等多屬涼性或平性,具有滋陰生津作 用,陰虛之人適宜;山藥、蓮子等甘淡之品,陰陽雙調,更利于 調理陰陽。
通過食物來調整全身功能,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和適應 能力,調整陰陽,糾正機體之盛衰,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從 而預防和治療疾病。
3.食物中添加藥物可增強食療作用食療,顧名思義, 就是僅僅通過食物治療疾病,而在食物中添加了藥物就成為 了“藥膳”,治療效果就會更佳。人們總常常把"食療”和“藥 膳”相混淆,嚴格地說,食療與藥膳之間也有著細微的區別。 食療主要是通過食物達到治療目的,藥膳則是藥物與食物配 合應用,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與常規食物一同烹制,作為食 物食用,其中的治療作用由藥膳中的藥物來完成。不過,藥 物與食物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我國素來有“藥食同源”之 說,因為很多食物本身也具有很明顯的治療作用,而有一些 藥物的藥性卻相對平緩,對身體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可以像 食物一樣長期服食,因此,藥膳會更加顯示出其獨特的治療優勢。
文章由福冠堂新特藥在線(m.baseldya.com)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