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打開腹部看不到其他臟器,只有直徑達30厘米腫瘤——鼓樓醫院婦科最近收治的這例子宮肉瘤患者,讓醫生們無法按照傳統路徑進行手術,專家們只有先切去腫瘤一角然后再攔腰砍斷,才將這個巨大家伙分離出來。稱重顯示,腫瘤整整13公斤。
如此巨大的腫瘤在肚子里為何遲遲未被發覺?得歸咎于患者“太胖”。記者昨天了解到,這位60歲的女患者體重將近150公斤。入院前,她的肚子大如孕婦。此前她和家人都以為是又長胖了,直到最近兩腿發麻并出現下肢水腫才引起重視。
鼓樓醫院婦科主任周懷君告訴記者,CT檢查顯示,患者腹部腫瘤直徑約30厘米,下肢水腫是因腫瘤壓迫到了下腔靜脈、血流回流不暢。“如果不做手術,病人一點生活質量沒有,且生命隨時受到威脅。”周懷君說,患者5年前因子宮肉瘤在該院進行過一次手術,當時切下的腫瘤直徑長達14厘米,“子宮肉瘤的惡性程度非常高,且特別容易復發,按照道理,術后應定期復查,但因為她太胖行動不便,檢查并未按期進行,導致復發的腫瘤又瘋長至30厘米才被發現。”
為這位胖患者切除巨大腫瘤,單單依靠婦科專家團隊肯定不行。周懷君請來了該院普外科、麻醉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兩次會診。“這一患者手術期的死亡率特別高,我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第一,患者整個腹部被腫瘤占據,無法下手;第二,這么大的腫塊需要很多血運來支持供應,術中分離腫瘤時有可能會大出血;第三,腫瘤長期壓迫下腔靜脈,當壓迫解除后血液迅速向上回流,會造成心、肺負荷突然加重。”普外科主任醫師管文賢告訴記者,好在患者及家屬都特別“理解”,為此他們也愿意放手一搏,從術前評估到做好各項準備,手術時間整整推遲了一周以確保萬無一失。
術中麻醉通常都是按照患者體重來“給量”,但面對這一患者,常規不得不打破,“先根據她的身高模擬一個相應體重,術中再根據她的血氧指標和通氣指標進行調整,手術進行了兩個小時,麻醉才調整到一個最合適位置。”該院麻醉科主任顧小萍介紹。
盡管患者腹部被切開了30多厘米,但醫生的視線還是被巨大腫瘤全部占據,腫瘤的根部在哪里無法判斷。管文賢決定不按傳統套路出牌,將腫瘤“一分為三”,依次取出。“我先切掉一個‘犄角’,把瘤子上半部分抬出腹腔,把主要血管斷掉,然后再把剩下的腫瘤攔腰斬斷,為手術贏得創面。”管文賢介紹,切除的腫瘤稱重顯示達13公斤。
術后,患者下肢水腫很快消除,目前正在逐漸恢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