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白內障,很多人認為這是老年人的專病,其實不然,來自六合的11歲小宇因這一疾病前兩天剛接受了手術。
小宇媽媽介紹,6年前的一次幼兒園體檢中小宇查出左眼異常,后在當地醫院確診為先天性白內障。當時醫院考慮到小宇年齡偏小,建議進行藥物保守治療,但效果不理想,小宇視力下降很厲害,近年來已嚴重影響學習。今年一放暑假,媽媽帶著小宇趕緊到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就診,接診的主任醫師朱承華建議立即手術,更換左眼渾濁的晶體。手術進行了約半小時,術后1天小宇就康復出院。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手術過了,視力就會一天天好起來。其實,手術治療對于先天性白內障來說不是治療的終結,而是剛開始。”朱承華告訴記者,先天性白內障的孩子白內障摘除后,沒有晶狀體的支持,孩子就處于遠視狀態,眼睛雖然重見了光明,視力有所提高,但也只能辨別較大物體的輪廓,還不能看書、寫字,更不能從事精細工作。他提醒,術后無晶狀體眼的矯正及弱視訓練,與手術本身同樣重要。一般孩子在術后1周就應該驗光配鏡,3個月再驗光一次,若屈光度數有變化,需要重新配鏡。
朱承華告訴記者,先天性白內障患兒由于歲數較小,不能自訴癥狀。若家長平常不仔細觀察孩子一舉一動,極有可能貽誤病情,造成終身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