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阿莫西林雙氯西林鈉膠囊
商品名稱:阿莫西林雙氯西林鈉膠囊(澳廣)
英文名稱:amoxicillin and dicloxacillin sodium capsules
【主要成份】 澳廣為復方制劑,其組份為:阿莫西林(0.25g)和雙氯西林(0.125g)。
【性 狀】 灰/黃色0號膠囊,內含白色或類白色顆粒狀粉末。
【適應癥/功能主治】 適用于治療(1)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感冒繼發感染;(2)消化道感染:肝膽系統感染、急性胃腸炎、傷寒、副傷寒;(3)泌尿生殖系統感染: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淋病、軟性下疳;(4)耳鼻喉、口腔感染:急慢性中耳炎、牙周炎、鼻炎;(5)骨關節感染:骨髓炎;(6)其他感染:心血管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
【規格型號】0.375g*20s
【用法用量】口服:375mg(1粒)/次,3次/日,嚴重感染可加量。兒童:劑量減半。
【不良反應】澳廣偶有胃腸道反應,如:腹瀉、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其他很少出現的不良反應有腹部不適、頭痛、皮疹、蕁麻疹、瘙癢和紅斑等。與抗生素有關的偽膜性結腸炎也曾有報導。
【禁 忌】對青霉素類藥物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澳廣為青霉素類藥物,使用澳廣治療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治療前需詳細詢問病人的過敏史。治療時若出現過敏反應,應停止用藥,并采取適當治療措施。嚴重過敏反應需緊急處理,如使用腎上腺素、吸氧、靜注皮質類固醇及使用導氣管等。2.治療期間應注意可能發生的霉菌或細菌病原體的重復感染。若出現重復感染(通常為腸桿菌、念株菌或假單胞菌感染),應停止用藥并適當治療。3.盡管青霉素類毒性很低,但長期治療時建議進行腎、肝和造血功能評價。若腎功能降低,應根據降低程度減少劑量。肝功能異常病人慎用澳廣。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者使用澳廣,斑丘疹發生率增加,因此不能使用澳廣。
【兒童用藥】新生兒和幼兒腎功能發育不健全,使用澳廣應監測血藥濃度,必要時進行劑量調整。
【老年患者用藥】應在醫師指導下根據腎功能情況調整用藥劑量或用藥間期。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動物生殖性研究表明本品可穿過胎盤,但對胎兒無損害跡象。尚無本品 在母乳中的分泌資料。在人的妊娠、哺乳期婦女使用的安全性迄今尚未證實,故在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無適當選擇余地時才使用本品。
【藥物相互作用】 1.苯磺酸可減少阿莫西林/雙氯西林鈉在腎小管的分泌共同使用可造成阿莫西林/雙氯西林鈉的半衰期延長。2.聯合使用別嘌醇和氨芐西林與單獨使用氨芐西林比較可明顯增加皮疹的發生尚不知皮疹增加是由別嘌醇引起還是由過高的尿中的毒素成分引起沒有資料提示別嘌醇與阿莫西林/雙氯西林鈉可共同使用阿莫西林/雙氯西林鈉不應與雙硫侖共同使用。
【藥物過量】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
【藥理毒理】阿莫西林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許多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細菌具有抗菌作用,雙氯西林對繁殖期的青霉素敏感細菌具有殺菌作用。阿莫西林不能抵御β-內酰胺酶(青霉素酶)的破壞,因此對產生青霉素酶的微生物,特別是葡萄球菌沒有作用。雙氯西林不能抵御葡萄球菌對青霉素酶的破壞,對產青霉素酶和不產青霉素酶的菌株均有作用。阿莫西林和雙氯西林聯合應用,雙氯西林可抑制青霉素酶對阿莫西林的破壞,因此可產生協同的抑菌和殺菌功效,可擴大抗菌譜,提高細菌對藥物的敏感性。澳廣對許多細菌具有抗菌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化膿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沙門菌屬,百日咳桿菌,淋病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等。
【藥代動力學】阿莫西林和雙氯西林在胃酸條件下穩定,口服吸收良好。食物對阿莫西林吸收無任何影響,但能減少雙氯西林的吸收。口服后1~2小時內血藥濃度均可達到峰值,半衰期為0.5~1.5小時。阿莫西林的蛋白結合率較低,約為20%;而雙氯西林的蛋白結合率可達97%以上。兩者可廣泛分布于組織和體液中,但極少進入腦脊液。兩者體內代謝有限,原形藥物和代謝物均通過腎小球過濾和腎小管分泌方式在尿中排泄,尿中排泄約占口服劑量的60%,少量通過糞便和膽汁排泄。
【貯 藏】密封。
【包 裝】鋁塑包裝,每盒裝20粒。
【有 效 期】24 月
【批準文號】hc20100011
【生產企業】澳美制藥廠
本品為處方藥,須憑處方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詳情介紹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閱讀。
僅限線下門店銷售,詳情請聯系門店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