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骨關節炎(OA)是一種慢性關節進行性退變、軟骨下骨質增生的骨關節疾病,臨床以關節疼痛、變形和活動受限為特點,所引起的功能障礙是老年人致殘及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衰老、創傷、炎癥、肥胖、代謝障礙、免疫異常和遺傳等多因素有關。
治療OA的方法較多,如理療、藥物、手術等,既往多采用非甾體抗炎藥及關節腔內注射糖皮質激素等,但只能短期緩解癥狀,且不良反應多;近年來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已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較好療效。葡立膠囊也是近幾年治療OA的常用藥。本文采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與葡立膠囊對比治療膝OA,就其療效分析如下。
目的:對比葡立膠囊與玻璃酸鈉關節內注射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oA)的療效。
方法:納入120例膝關節OA的患者,分為2組,A組采用玻璃酸鈉膝關節腔內注射,1次/周,5次為一個療程,B組采用葡立膠囊口服。
結果:根據WOMAC評分對疼痛、僵硬、身體功能等療效觀察指標進行評估,兩組均能改善上述癥狀,而A組在疼痛與關節活動度改善療效均優于B組,兩組療效間有顯著性差異)<0.05)。
結論:玻璃酸鈉關節內注射與葡立膠囊對膝骨關節炎的治療確有療效,玻璃酸鈉在療效上優于葡立膠囊。
膝骨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退行性病變,關節疼痛明顯,嚴重時可致關節畸形行走困難。既往膝骨關節炎的治療以非甾體抗炎藥和理療為主,但多數效果不佳。皮質類固醇類藥物雖然能改善癥狀,緩解疼痛,但不能延緩疾病進程,遠期效果較差。
玻璃酸鈉是一種大分子黏多糖,在關節滑液和關節軟骨中以鈉鹽形式存在,由滑膜B型細胞分泌,它在滑液中正常濃度及正常屬性對維持關節功能起重要作用。它能與糖蛋白結合附著于關節軟骨表面,保護關節軟骨,與蛋白質結合,游離于關節液中,起潤滑作用。另外玻璃酸鈉具有分子篩作用,可阻止內毒素、免疫復合物和炎癥介質進入關節腔。
目前研究認為,關節滑膜細胞創傷或者化學性壞死后,其分泌功能受到干擾,導致滑液的理化性能發生改變,可進一步促進滑膜細胞變性,這樣一個惡性循環,是骨關節蛻變啟動和發展的重要因子。外源性玻璃酸鈉注入膝關節腔可以打斷這個循環過程,其覆蓋在關節軟骨表面,可抑制關節軟骨蛻變,滲入到軟骨基質中防止蛋白多糖析出;有助于恢復關節面潤滑,調節關節內的黏彈性,對分泌滑液有正反饋調節作用;還可以直接抑制疼痛物質如緩激肽釋放達到鎮痛的目的。
有研究者發現玻璃酸是構成細胞周基質(PCM)的主要成分,可使細胞免受巨細胞溶解毒性細胞的攻擊一。PCM還可保護細胞免受病毒、植物凝集素等的侵害。1974年,Peyron等首次應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治療OA患者獲得滿意療效后,目前在臨床上已取得廣泛應用。有研究結果表明,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除能緩解疼痛外,還可明顯提高關節功能。
骨關節炎是關節軟骨蛋白多糖生物合成異常而呈現退行性變的結果。葡立膠囊成分為:2-氨基2-脫氧2D(+)-吡哺葡萄糖鹽酸鹽。氨基葡萄糖一種天然的氨基單糖,可以特異性地作用于關節軟骨,恢復軟骨細胞正常的代謝功能,刺激軟骨細胞產生有正常多聚體結構的蛋白多糖,維護軟骨基質的形態結構。此外,還能抑制損傷軟骨基質Ⅱ型膠原的超氧化自由基、膠原酶和磷脂酶A2的生成,從而延緩骨性關節炎的病理過程和疾病進展,改善關節活動,緩解疼痛。
本研究A組應用玻璃酸鈉,B組應用葡立膠囊,兩組在總有效率方面均取得較為滿意療效,但A組較B組無論在止痛效果及關節活動改善的效果上均有明顯的優勢,兩組間療效差異經統計學分析有顯著性差異,且療效持續時間長,無注射后疼痛刺激反應。初步分析其療效可能與玻璃酸鈉局部作用迅速起效及直接抑制疼痛物質如緩激肽釋放達到鎮痛目標有關。
目前對于膝骨關節炎治療的目的在于迅速緩解癥狀,改善關節功能,避免或減少畸形,減少病情進展的風險性及有利于受損關節的修復。通過對玻璃酸鈉及葡立膠囊治療膝關節OA的應用觀察分析,認為兩種藥物均對于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且玻璃酸鈉([url]http://m.baseldya.com/goods/403.html[/url])療效更具有優越性,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