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yè)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酒是活血的,不會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未必!青少年股骨頸骨骨折,愈合就意味治療成功?未必!長期大劑量用激素,髖部無不適即可排除股骨頭壞死?未必!
股骨頭壞死必癱瘓?治療及時不會致癱。
數據顯示我國股骨頭壞死患病人數達1000萬左右,多發(fā)于20至50歲的中青年,而且每年新增約30萬~50萬。其中,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80% 左右累及雙側。髖部疼痛、活動受限、行走能力下降甚至喪失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危害十分嚴重。
講座開始前,好多互不相識的聽眾已經開始互相交流經驗、互訴就醫(yī)史。大家確實有不同的擔心。對于股骨頭壞死,經常可以聽到“不死的癌癥”、“第二骨癌”之類的比喻,以致很多人都將它等同于不治之癥,以為患上這種病必將癱瘓、只能臥床等死。“事實并非如此!”何偉指出,股骨頭壞死治療及時不僅不會癱瘓,而且規(guī)范應用現(xiàn)有的“保髖”技術與“換髖”技術,是可以使患者解除疼痛、基本恢復正常人的生活與工作能力的。
提點:
三類人是高危人群
酒是活血的,不會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未必!青少年股骨頸骨骨折,愈合就意味治療成功 ?未必!長期大劑量用激素,髖部無不適即可排除股骨頭壞死?未必!
何偉指出,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酗酒、外傷是導致股骨頭壞死的最主要原因。他特別提醒青少年股骨頸骨折者、長期大劑量用激素者和長期酗酒者等高危人群需盡早排查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發(fā)病后很長時間內都可能沒有任何不適,因此以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有無股骨頭壞死是靠不住的。”何偉指出,X光片、CT等影像檢查也不能發(fā)現(xiàn)早期壞死,目前只有通過磁共振檢查才能確定有無股骨頭壞死。
他建議上述提到的三類高危人群,必要時可在專科醫(yī)生的指導下定期及時地作磁共振檢查,莫拖到疼痛難忍才就醫(yī)。很多患者一旦發(fā)生疼痛,往往壞死已發(fā)展到塌陷或將要塌陷的中晚期階段。
建議:“保髖”“換髖”莫太盲目
每一位已發(fā)生疼痛的股骨頭壞死者都會面臨“保髖”與“換髖”的選擇。張慶文指出,不少患者受“自己的關節(jié)無論如何也比假的要好”傳統(tǒng)觀點影響,或誤認為“人工關節(jié)的使用時間有限,失效后就無法治療”,結果病急亂投醫(yī),盲目耗費大量金錢、精力、時間試圖“保髖”,最終仍面臨“換髖”結局;也有的本可避免或延緩“換髖”的,因沒找對“保髖”專業(yè)專科,“換髖”過早甚至過度也不少見。
如何避免或減少不恰當的“換髖”與“保髖”?張慶文建議患者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多聽專科醫(yī)生的專業(yè)意見。一般而言,無疼痛者非手術治療是首選。不過,一旦股骨頭壞死塌陷,也不見得“換髖”才是唯一選擇。因髖關節(jié)對塌陷有一定寬容度,不影響關節(jié)穩(wěn)定的小范圍輕度塌陷,若壞死得到修復,髖關節(jié)功能基本正常不疼痛,可考慮“帶塌陷生存”。但相當部分患者股骨頭壞死塌陷后 “保髖”效果并不好,則應考慮“換髖”。目前“換髖”技術和假體使用壽命已大為提高,絕大部分可達到20年以上甚至更長。所以,他建議嚴重股骨頭壞死者,即使是年輕人,經專家確認難“保髖”的,“換髖”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