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I .非手術治療
乙狀結腸扭轉通常可采用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于疾病早期,但晚期盲腸扭轉、結腸扭轉等懷疑腸壞死時,禁止使用。采用高壓鹽水灌腸和鋇灌腸,使狹窄的腸道得到扭轉,解除梗阻,如排出氣體和糞便,腹脹消失,腹痛減輕。
纖維結腸鏡減壓和復位是另一種有效的非手術治療。纖維內窺鏡通過腔道進入鏡內,可以直接觀察腸扭轉的位置。如果發現黏膜出血、潰瘍、炎性水腫或流膿,繼續入鏡容易發生腸穿孔;如無上述腸壁壞死,可緩慢插入梗阻,通過腸鏡將柔性導管放入扭轉環內排出大量氣體和糞便,扭轉自行恢復,癥狀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整個插管過程要緩慢、輕柔,內窺鏡通過腔道插入,不能用力過猛或盲目插入。插入的軟導管可保留2 ~ 3天。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減少復發,觀察糞便性質,判斷沒有腸壞死。
雖然非手術治療的成功率高達76% ~ 92%,死亡率和并發癥低于手術治療,但扭轉的病理機制尚未解決,因此治療后復發率高達57%。非手術治療的長期結果仍有爭議。有學者認為,除非患者有手術禁忌癥,否則應積極做好全身和腸道準備,選擇手術治療,緩解扭轉原因。
第二,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失敗或腸壞死應積極手術治療。部分患者反復出現乙狀結腸扭轉梗阻,一旦確診,可立即手術治療。應根據腸道和腹腔污染情況采取不同的手術方式。
1.如果手術復位后腸血運良好,可將游離腸環固定縫合,如乙狀結腸腹壁固定、乙狀結腸系膜固定、乙狀結腸橫結腸固定、乙狀結腸折疊腹膜外固定、盲腸腹壁固定等。這些手術并發癥少,易于操作。術前或術中直腸肛門減壓可顯著降低復發率。
2.當發現結腸壞死或穿孔,腹腔污染嚴重,或患者長期不能忍受手術時,可切除壞死腸段后行近端造口,遠端在造口下閉合,二期手術一致。此手術可減少吻合口瘺引起的腹腔感染。
3.術中切除壞死腸段后,如果腹腔污染較輕,腸水腫不嚴重,一期可以一致,但發生腸瘺時死亡率會增加。有學者做過腸切除吻合術,無腸壞死,認為死亡率不高,無復發。近年有人在腹腔鏡小切口下切除乙狀結腸,創傷小,恢復快,隨訪無復發。
手術過程中,注意不要將壞死的腸段復位,以免毒素和細菌進入血液。逆行靜脈血栓可導致腸壞死,術中應徹底切除。對于先天性巨結腸和乙狀結腸扭轉,最好將擴張的結腸全部切除,因為單純乙狀結腸環切除術復發率高。
結腸扭轉應根據腸梗阻、禁食、胃腸減壓、抗炎、抗休克的原則進行全身支持治療。密切注意觀察,有時病情變化很快;操作及時,準備充分;注意并發癥的發生,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