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由慢性肺部疾病、肺血管疾病或胸部疾病引起,如肺循環阻力和肺動脈壓力增加,導致右心室肥大,最終導致呼吸和心力衰竭。老年人患病率最高。
肺心病患者如何過冬
1.保暖。
寒冷來臨時,要及時添加衣物,不要著涼,不要讓自己感到寒冷,外出時要多注意穿保暖的衣服。一旦受涼,支氣管黏膜血管收縮,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病毒、細菌感染。一般先上呼吸道,再擴散到下呼吸道,引起肺炎或支氣管肺炎。此外,對于肺心病患者來說,做好足部保暖也非常重要,不容忽視。
2.補充營養
補充營養是必要的。很多肺心病患者都有營養障礙,消瘦的人也很多,但往往食欲不佳。原則上要少吃多餐,也可以適當服用一些健胃或助消化的藥物。太咸的食物不應該吃。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保持室內空通風。窗戶應該在早上打開,以便呼吸新鮮空氣。臥室內燃炭火或煤火,尤其是沒有排氣管時,對肺心病患者不利,應盡量避免。
4.多做戶外運動。
多參加戶外活動。天氣晴朗的時候,早上可以去公園或樹林等空新鮮的地方散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比如打太極拳、氣功、腹式呼吸,鍛煉膈肌功能,持之以恒。結果表明,長期運動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運動量以不引起氣短或其他不適為前提。避免空骯臟的地方。
5.生活應該有規律。
有規律的生活。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排便,什么時候出去散步都要有規律。最好中午小睡一會,感覺舒服,家人要和睦相處。肺心病患者長期患有疾病,所以他們的憤怒是不可避免的。他們應該盡力不發脾氣。
6.控制感染
控制感染,及時排痰一旦感染,應及時就醫和用藥,避免加重病情。肺心病的治療以消除肺部感染為主,輔以心臟病的相關治療。痰是肺心病的重要特征,應及時采取各種措施排除痰,避免因呼吸道梗阻而繼發感染。尤其是長期臥床不能自行排痰的人,應及時翻身拍背吸痰,促進排痰。痰液粘稠者,可使用祛痰藥物,但應慎用鎮咳藥。
7.自帶氧氣袋
自給式氧氣袋嚴重的肺心病常伴有嚴重缺氧。家庭要自備氧氣袋,必要時可堅持低濃度吸氧,緩解缺氧癥狀。
8.保持快樂和樂觀。
肺心病人身體虛弱,長期臥床,會導致悲觀、抑郁、自卑。不良情緒反過來會降低免疫力,加重病情。因此,患者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豁達樂觀,積極配合治療。家庭成員要體貼,經濟上要支持,合理安排飲食和日常生活。
9.改善生活環境
冬季室溫應保持在18℃以上,寒冷是發病的首要因素。平時注意保暖,尤其要做到三暖:暖頭、暖背、暖腳。在室內灑些水,保持濕潤和空新鮮,并防止煙霧、灰塵等。從而加重病情。
10.病情穩定時鍛煉肺功能,可進行以下鍛煉:
a、膈肌呼吸練習:腹式呼吸,加強膈肌活動,深慢呼吸,改善肺通氣,緩解缺氧。
B.縮唇呼吸: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呼氣時,嘴巴和嘴唇向上折疊,就像吹口哨一樣。呼吸要按節奏進行,吸氣與呼氣的時間比例為1: 2或1: 3。盡可能多呼氣,以改善通風。
C.醫學運動: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定量的步行或爬山運動,以提高耐力和增強肺功能。
肺心病安全過冬的注意事項
1.飲食應適應疾病的寒熱。疾病可分為寒熱兩種證候。飲食上也要注意寒熱的對應。肺心病緩解期多為肺脾腎陽虛的虛寒證,宜溫食,忌寒、咸、寒飲食。急性發作時,痰熱之邪多,忌辛、溫、燥熱、肥甘之品。
2.肺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素食為主。中醫一直提倡素食。人們常說“魚生火,肉生痰,菜蘿卜保平安”。如今,世界上許多長壽老人的健康秘訣大多是以素食為主。肺心病患者體力差,活動少,便秘,又因消化功能障礙,吃肉不易消化。因此,你應該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
3.飲食要適度。肺心病病程長,消耗大。同時,由于右心功能不全,胃腸充血會影響消化吸收,使食欲下降。因此,應該給患者提供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多吃牛奶、雞蛋等優質蛋白質來補充蛋白質。注意少食多餐,既保證了營養供應,又不增加腸胃負擔。
4.注意五味的調和。飲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不同的疾病對五味有不同的禁忌。例如,呼吸困難和咳嗽的人不應該吃辛辣的產品。低鹽飲食適合心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應該吃低脂飲食。中醫認為,暴飲暴食甘甜可口,易助濕、化痰、清熱。吃生冷食物容易損傷脾胃之陽,使寒氣內生;偏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還會在胃里積聚熱量,并內生火毒邪。因此,我們永遠不應該僅僅基于個人愛好而偏愛食物。當然,烹飪也要注意五味的調和,使食物鮮美可口,從而增加患者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