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癌癥作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人們在癌癥檢測和抗癌過程中取得了各種突破。抗癌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癌癥的治療需要根據病理類型和體檢的劃分來確定。對于藥物治療,十大抗癌藥物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奧沙利鉑
由瑞士Debiopharm公司研發,法國賽諾菲公司生產銷售,1999年10月在法國首次上市,隨后在歐洲和南美上市。奧沙利鉑注射液于1999年獲準進口。該產品可顯著抑制動物和人類腫瘤細胞系,如結直腸癌、非小細胞肺癌和卵巢癌。
2.紫杉醇(是首先從太平洋西岸原始森林中紅豆杉樹皮中分離純化得到的一種二萜類化合物)
1993年10月,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研發的全新植物抗癌藥首次在美國上市,1995年首次在中國上市。本品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重要分裂(微管蛋白合成)逐漸縮小腫瘤體積,而不是直接殺死白細胞。
3.長春瑞濱(長春瑞濱)
又名長春瑞濱。去甲長春堿由法國皮爾法布雷公司研發,1989年在法國上市,1992年在中國上市。本品為半合成第四代長春花生物堿,列為靜脈注射用,規格為10mg10ml,為廣譜抗腫瘤藥物。
四.多西他賽
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公司研發生產的抗腫瘤新藥,用于治療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細胞腫瘤。1995年4月在墨西哥首次上市,隨后在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德國、日本等地上市。1996年進入中國,2002年以來,國內很多企業開始生產仿制品。
5.吉西他濱
由禮來公司研發,1995年首次在瑞典、荷蘭、芬蘭、南非上市,1999年12月獲準在中國申請。該藥物是一種新的抗代謝和抗癌藥物二氟,一種水溶性類似物,最初用于抗病毒。目前,該藥物已被批準用于治療胰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和淋巴瘤。本品毒性低,作用機制新穎(掩蓋DNA鏈中斷,阻止DNA合成),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聯合化療藥物。
6.利妥昔單抗
由羅氏研發,1998年在英國上市,2001年全球銷售額達到17億瑞士法郎。本品為重組嵌合抗CD20單克隆抗體,用于難治性未分化或濾泡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標志著單克隆抗體進入臨床治療階段,開創了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治療的新途徑。
7.卡培他濱
羅氏公司研發的口服氟嘧啶類抗腫瘤藥物于1998年在瑞士和美國上市,1999年11月在中國注冊臨床試驗。臨床試驗在北京、上海、廣州五個國家級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進行,主要用于治療結直腸癌。
8.羥基喜樹堿(羥基喜樹堿)
由中國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制,1996年首次在中國上市,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生產。這種藥對許多惡性腫瘤有效。目前除了消化道腫瘤、肺癌、生殖系統腫瘤外,對白血病等腫瘤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9.表柔比星
由意大利FarmitaliaCarloErba公司開發,1984年12月首次在意大利上市,1998年在中國上市。表柔比星是阿霉素的替代品。兩者的區別在于阿霉素氨基糖中C4羥基的反式結構,其骨髓毒性和心臟毒性均低于阿霉素。因其肝清除率高,肝動脈給藥后血漿清除率高于靜脈給藥,多用于局部化療,如肝動脈插管或腹腔化療。
10.吡柔比星
由日本美吉賽卡凱莎制藥有限公司研發,1988年在日本上市,1993年在中國上市。多柔比星的抗腫瘤活性等于或略高于多柔比星,對轉移性肺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臨床結果表明,該藥對惡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等有較好的療效。局部動脈灌注和膀胱給藥比全身給藥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