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為落實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策略,解決接種者和接種者對禁忌癥的一些模糊認識,減少因對禁忌癥把握不當導致的受眾流失和醫患矛盾,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禁忌癥及相關問題進行進一步梳理和明確。有42個病例和17種疾病需要注意。
42起案件如下:
1、過去嚴重過敏反應(如急性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呼吸困難等。)不能接種疫苗。
2.對疫苗成分和佐劑過敏的人不能接種疫苗。新冠肺炎滅活疫苗的佐劑主要包括磷酸氫二鈉、氯化鈉、磷酸二氫鈉和氫氧化鋁。
3.對塵螨、食物(雞蛋、花生、海鮮、芒果)、花粉、酒精、青霉素、頭孢菌素或其他藥物過敏,可接種。
4.對于任何原因(感冒、傷口感染、局部炎癥)引起的發熱(腋窩溫度≥37.3℃),暫停接種。
5、急性發作期,如痛風發作、重感冒、心肌梗塞、腦梗塞等。,暫停接種。
6.心臟病、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不是急性發作,可以接種疫苗。
7.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患者不禁止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建議接種。
8.急性發作或未控制的嚴重慢性疾病患者不能接種疫苗。
9.高血壓藥物控制穩定,血壓低于160/100mmHg,可接種。
10.糖尿病藥物控制穩定,空腹部血糖≤13.9 mmol/L,可接種。
11.甲減患者服用穩定劑量的左甲狀腺素(優甲樂),甲減正常,可以接種。
12.慢性濕疹無明顯發作,可接種疫苗。
13.目前慢性蕁麻疹癥狀不明顯,可以接種疫苗。
14、慢性鼻炎癥狀不明顯者,可接種疫苗。
15.慢性肝炎不需要用藥,肝功能正常,可以接種疫苗。
16.肺結核不活躍,可以接種疫苗。
17.非膿皰型銀屑病等急性類型可以接種。
1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非急性發作期,無明顯咳喘,可接種疫苗。
19.強直性脊柱炎沒有急性疼痛,可以接種疫苗。
20、抑郁癥藥物控制好,生活工作如常,可以接種疫苗。
21.用于治療糖尿病的各種藥物(包括注射胰島素)并不忌諱接種疫苗。
22.手術前后,惡性腫瘤患者正在接受化療和放療,暫停接種。
23、免疫系統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干燥綜合征等。)一般原則是謹慎接種。一般來說,病情穩定時可以接種新型冠狀動脈滅活疫苗和重組亞單位疫苗。
24、惡性腫瘤三年以上后,不再接受放化療;腎病綜合征;腎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藥物;建議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種滅活疫苗和重組亞單位疫苗。
25.癲癇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如橫貫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脫髓鞘疾病等)患者暫停接種。).
26.可以在經期、孕期、哺乳期接種疫苗,繼續母乳喂養。
27.懷孕期間不能接種疫苗。
28.接種后發現不需要終止妊娠。建議做好孕期檢查和隨訪工作。
29.因為懷孕,男性不能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30.不建議同時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其他疫苗與新型冠狀動脈疫苗的接種間隔應大于14天。
31.無論如何,當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破傷風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時,無論間隔多長時間,以上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都應先接種。
32.如狂犬病疫苗、破傷風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等。都是先接種,以上疫苗最后一次接種應先完成,且新冠病毒疫苗可每14天接種一次。
33.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人應至少每月接種一次,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34.過去,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在六個月后可以接種一劑新冠肺炎疫苗。
35.新冠病毒核酸和抗體的檢測不需要在接種前進行。
36.不建議將常規抗體檢測作為接種后免疫成功的基礎。
37.現階段建議用同一疫苗產品完成接種。
38.本市疫苗不能連續供應或異地接種的,同一疫苗產品不能完成接種的,可用其他同類型廠家(如中生北京研究院、中生武漢研究院、科興中維)的疫苗產品完成接種。
39.滅活疫苗需要2劑。如果程序沒有完成,建議盡快補種。無需重啟免疫程序,2劑補種就夠了。
40.14-21天內接種2劑滅活疫苗,不補種。
41.目前不建議加強免疫力。按程序完成二針滅活疫苗,不要加強。
42.其他信息請咨詢接種醫生。
七種疾病不能接種新冠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