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11月17日13時54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發生5.0級地震(北緯33.50度,東經121.19度),震源深度17公里。
據悉,震中距離最近的海岸線45公里,距離鹽城97公里,距離南京276公里,距離上海254公里。此次地震在江蘇鹽城、南通等地引起強烈震感,江蘇南京、上海等地也有震感。
面對突發事件,當你感受到心理壓力的時候,要多和親朋好友溝通,讓自己的情緒得到合理的發泄,大膽說出自己的恐慌。這時,最好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進行溝通。通過自己的思考和交流,緩解內心的焦慮。坦然面對和承認自己的心理感受,不要刻意強迫自己去抗拒或否認面對災難和突發事件時的恐懼、擔心、恐慌和無助,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態。千萬不要為了緩解壓力而抽煙喝酒,更不要為了憤怒等不良情緒。同時,啟動科學的心理調節措施,開展一些可以放松自己的活動,比如聽音樂、看小說、寫日記、清理家務。從而轉移情緒,保持良好的睡眠。
家里有老人或小孩,可能會表現出一些不正常的行為:煩躁、興奮、不安、嘮叨,甚至想起過去的一些負面事件等等。這個時候家人要盡量理解,最好在一起,增強相互依賴和安全感。我們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情緒反應,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和被信任,充滿自豪和自信,這樣才能降低不良情緒的影響概率,用自己的自信去鼓勵和激勵自己愛的人。
如何應對失去親人的悲傷?
每一個哀悼的過程都是沉重的。如果親人的去世是突然的,完全出乎意料的,那么影響往往更出乎意料(比如親人因癌癥去世等)。).)更讓人難以忍受,也讓哀悼反應更加強烈,哀悼過程會持續更久,這次大地震造成的意外死亡就是如此。
失去親人會導致高度的情緒失落,包括悲傷、憤怒(怨恨死者拋棄自己或在某些方面抱怨自己的錯誤)、內疚、自責、焦慮、疲勞、無助、孤獨、恐懼和思念。
除了悲痛,很多人還會做噩夢,自責,想象自己本可以把親人拉出來,然后把親人的死當成自己的錯。這個時候,心理干預非常重要。有必要安撫幸存者的情緒,讓他們明白自然災害奪走了他們的親人,而不是他們的錯誤。
同時,幸存者要盡快強大起來,學會適應已故親人不存在的新環境,扮演以前不習慣的新角色,掌握一些以前沒有的生活技能,以適應新環境。如果不能意識到環境的改變,重新定義人生目標,很容易長期陷入痛苦之中,對身體健康危害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