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最近,睡城天通苑再次成為北京人關注的焦點。北方的很多漂泊者可以說是又愛又恨天通苑。相對便宜的租金讓它成為他們夢想的開始;然而,擁擠的交通和環境也讓許多北漂把離開天通苑視為成功的標志。原因是天通苑北二區新增確診本地病例4例,列為中風險地區。因為天通苑居民眾多,而且大部分都在市區工作,這個消息讓很多北京人很擔心。曾經網上有消息說整個天通苑都進不去。天通苑為什么成為焦點?
一、人員短缺
天通苑雖然位于北京郊區昌平區,但由于靠近地鐵、出租屋眾多,已經成為北京外來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據統計,昌平188.9萬常住人口中,田慧地區(回龍觀、天通苑)約有86.3萬人。天通苑有16個區,645棟樓,常住人口接近50萬。
天通苑素有“睡城”之稱,職住分離。昌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數據分析和高德地圖顯示,田慧地區絕大多數就業人員的就業半徑在10公里以上,工作地點遍布主城區。
以天通苑北街為例,共管轄9個社區和6個超大型社區,常住人口約5000人,僅天通苑第一個社區就有常住人口5806人。但支部、居委會只有9名工作人員,即1名工作人員平均服務645人,服務居民2564人,明顯人手不足。
第二,人少物多
在天通苑,佩戴“昌平志愿者”紅袖章的志愿者大多是各社區的老年居民和保安。居民委員會的一名街道巡邏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退休的阿姨和叔叔通常會為社區做志愿者,但在疫情期間,他們實際上更容易被感染。
天通苑社區的一些公益組織也開始通過互聯網從年輕居民中招募志愿者,解決志愿者數量少、年齡大的問題。
三.業主的有限參與
為了減少感染的機會,居民呆在家里。目前按照社區的基層組織結構來看,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社工少,光靠居委會的力量是不夠的。對于天通苑這個租戶多、人員密集的社區來說,業主仍然應該是社區的第一責任人,業主應該作為租戶的代表參與社區的組織管理。根據目前政府防疫工作文件,動員業主力量并沒有放在重要位置,而只是居委會的工作。其實,為了做好防疫工作,政府應該鼓勵更多業主參與社區管理。
社區防控是每個居民都應該積極參與的事情。大量密集人群更容易傳播疾病。所以要增加防控人數,控制好人口密度,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要遵守防控規則,把傳播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