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中國的新生兒數量直線下降,曾經風靡一時的嬰幼兒生意也無法承受。到2020年,中國將只有1200萬兒童出生。從2015年開始,放開二胎政策并沒有觸動年輕人的心。
曾經在中國炙手可熱的奶粉行業,實在受不了。據獨立乳品分析師宋亮預計,到2020年,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銷量將達到90萬噸,銷售額將達到900億至950億元,同比下降5%至8%。而且2020年下半年開始的奶粉價格戰,已經造成渠道壓貨,庫存可能達到5 ~ 8萬噸。行業分析顯示,庫存壓力巨大,很多中小品牌在2021年底前都會被壓垮。
為什么它曾經風靡一時?雖然2017年以來我國新生兒數量明顯減少,但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在此期間持續擴大,2019年總規模達到近2000億元。(來源:2020年11月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嬰幼兒配方奶粉大會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卞賈珍)
媽媽奶粉營銷。【/br/】即使家里沒有需要喝奶粉的寶寶,你也不會對君樂寶、金領冠、賀飛、合生園等奶粉品牌感到陌生。畢竟在電視上一個隨機的綜藝節目中,總會有一些奶粉名字反復出現。爸爸,哪里放開我的北方鼻子,媽媽是超人,這是奶粉品牌廣告的焦點。親子綜藝被禁后,奶粉品牌轉向游戲和選秀綜藝。
奶粉廠商關注綜藝節目,顯然是因為綜藝節目的受眾主要是年輕女性,包括年輕媽媽。根據伊恩的數據《2019年不同類型綜藝節目的觀眾性別分布》,女性觀眾在真人秀和訪談節目中分別占84%和81%,在脫口秀節目中占近70%。
廠商的意圖非常明顯:頻繁接觸年輕女性會影響她們目前或未來的育兒方式。更多的媽媽選擇奶粉,對孩子影響不大。
在世界范圍內,人們早已認識到母乳喂養更有利于母嬰健康。然而,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混合甚至直接喂小月份的嬰兒奶粉。根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母乳喂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近六成的中國媽媽明確表示,嬰兒出生后6個月內要純母乳喂養,但現實往往事與愿違。【/br/】據介紹,1998年全國40個食品營養監測點實地調查結果顯示,4個月以內嬰兒純母乳喂養率為53.7%。但20年后的2018年,受訪者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降至29%,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3%),甚至低于中低收入國家(37%)。【/br/】在職業要求高、生活節奏快、內卷化強的背景下,職場哺乳媽媽的斷奶時間越來越早。即使是決心母乳喂養的媽媽,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缺乏母嬰室,工作距離長,每天都在動搖她們的信心。
一方面,是母乳的真正困境;另一方面,奶粉廠家營養一天比一天足,堪比母乳的潛移默化,媽媽們自然倒配方奶粉。它解釋了為什么沒有奶粉的孩子賣得更好。
堅持是最重要的。【/br/】2021年8月初,世界母乳喂養周發布《專家提醒謹防配方奶粉營銷對母乳喂養的影響》,指出接觸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孕婦營銷活動越頻繁,對奶粉的態度就會越積極,對母乳喂養會產生負面影響。
毫無疑問,這是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第一次打擊,直接影響了乳業的股價。截至2021年8月6日,雅士利、中國賀飛等品牌股價跌幅均超過4%。
沒有孩子,曾經紅極一時的事業就無法沖昏頭腦。
一次性輿論不足以從根本上撼動整個行業。通過影響女性的喂養選擇來擴大市場紅利,最終不可抗拒的是新生兒數量減少帶來的質變,最終達到媽媽們在選擇奶粉時無論如何都無法抗拒的程度。【/br/】奶粉行業整體活力下降,直接說明被稱為行業風向標的上海CBME孕嬰秀在2021年非常慘淡。不僅奶粉展區整體規模大幅下降,參展人數也比過去少了很多。伊利、蒙牛、惠氏、劍河集團等常客缺席。【/br/】2021年一季度,健和集團奶粉業務收入(01112。香港)、澳優(01717.HK)及澳優(01717.HK)分別上升9.2%及12.6%。由于許多中小企業倒閉,整個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二胎的開放效應很小,三胎就更不樂觀了。在中國,最好賺的是孩子的錢,年輕人在吃飯,學齡是教育,這些都是父母愿意花的錢。目前,這兩件事已經成為一件棘手的事情。看似艱難的日子還會繼續,堅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