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新西蘭研究人員發現,舌頭除了能分辨酸、甜、咸、苦、鮮的味道外,還可能有“第六感”——識別碳水化合物,從而刺激大腦感受快樂。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食欲》雜志上。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大腦研究中心的尼古拉斯·甘特(Nicholas Gant)帶領研究團隊,使用三種不同的漱口水,將10名受試者分為三組。三種漱口水中,一種是甜的,含碳水化合物,一種是甜的,但不含碳水化合物,另一種既不是碳水化合物,也不是甜的。
使用漱口水后,受試者接受了一項簡單的測試——根據視覺提示,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壓傳感器。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來觀察受試者的大腦。
結果顯示,控制視覺和肌肉活動的腦區的活性比其他兩組高30%,大腦中負責獎賞機制的部位也更活躍。
英國《每日郵報》11日援引甘特的話說,“嘴是一個比我們目前所知能力更強的感覺器官”,即使不吞咽也能分辨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刺激大腦及其控制系統,產生深遠而直接的影響。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舌頭只能分辨酸、甜、苦、咸的味道。后來科學家發現,它還能分辨出鮮味。除了這五種基本的味道,其他的味道通常是通過嗅覺來區分的。至于很多人喜歡的辣味,不是味道,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