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據統計,我國部分地區胃病發病率較6年前翻了兩番,相當一部分患者是上班族。
中國是一個“胃病大國”。在13億人口中,約有1.2億胃病患者,其中70%以上是中老年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較為常見,發病率分別為30%和10%。據我院消化內科胃腸門診2012年統計,已有近60%的患者出現過胃酸、胃痛、腹脹、燒心、惡心、嘔吐、食欲不振、乏力、消化不良、打嗝、厭食、胃痙攣等癥狀。去醫院檢查之前。然而,他們經常被忽視采取預防措施,他們只是暫時解決普通藥物站在家里。
其實胃病的發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生、冷、硬、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進入胃后,會直接影響胃的工作。此外,患者的代謝和內分泌不規律,導致胃粘液分泌不足,失去對胃的保護,大大增加了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和急慢性胃炎的發病率。胃病往往是由忽視引起的。
胃有四個對手
胃最怕四種東西。在這些“死對頭”的摧殘下,即使再好的胃也會遍體鱗傷。
最怕冷。太冷或太熱的食物就像一個冰球或火球。吃了之后,會在胃里引起應激反應,讓原本可以很溫和地進行的消化活動變得異常興奮。胃是溫暖的,所以盡量保持飯菜和湯的溫度在37℃左右。“寒”還包括食物的屬性,所以胃不好的人要盡量少吃寒涼的食物。
害怕泡菜。我國北方胃癌發病率遠高于南方。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經常吃酸菜、臘肉、咸魚等食物。泡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仲胺,在適當的酸度或胃內細菌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亞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害怕吸煙和油炸食物。熏魚和熏肉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質,如3-4苯并芘和芳香烴。油炸、烘烤、燒焦的食物和重復使用的高溫食用油也含有此類致癌物質,應少吃。
害怕酒精。胃酸只能通過相應的刺激分泌,但任何過度的刺激都會對胃造成損傷。所以飲食要少油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含維生素A、E、B的食物,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保護胃黏膜。同時,應控制濃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胃有五個好朋友
我們需要調整飲食,有食欲,和以下五個“好朋友”相處,這樣我們的胃才不會發脾氣。
慢慢咀嚼。咀嚼后食物顆粒變小,部分淀粉初步分解,減輕了胃的消化負擔,間接降低了胃的動力消耗,保護了胃的工作功能。
吃溫暖多汁的食物。盡量裝湯,燉、蒸熟。干燥的食物在胃的收縮下容易劃傷胃壁,而溫熱多汁的食物在胃腸道中蠕動更順暢,很好地保護了胃黏膜。而且,含湯的食物比干糧更容易與胃酸混合,有利于消化。
三餐是固定的時間間隔。飲食搭配不要暴飲暴食,注意食物多樣化和營養均衡,保證三餐合理分配和定時定量。早餐一般安排在6: 30 ~ 8: 30,午餐11: 30 ~ 13: 30,晚餐18: 00 ~ 20: 00。其中,早餐尤為重要,應該包括四個部分:谷物、動物性食物、牛奶和蔬菜水果。
保持好心情。有人做了一個殘酷的實驗,把猴子鎖在狼面前。兩個小時后,猴子很緊張,導致胃出血。因此,放松心情是增加食欲、促進消化吸收的重要環節。
經常按摩。當經常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等癥狀時,輕輕上下腹部按摩,不舒服的癥狀就會緩解。
警惕胃癌的早期表現
胃癌總是很難早期發現,主要是因為70%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沒有不適。即使出現一些癥狀,如胃痛、惡心、嘔吐等。,它們會被認為是胃病。一般都是自己買藥,不會去醫院治療。這樣,在去醫院之前癥狀嚴重的時候,大部分患者已經是胃癌晚期了。如何從自己的感受和癥狀變化中識別胃病的報警信號?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胃痛失去了潰瘍發作的規律性,與平時明顯不同。當出現胃痛時,吃東西或吃藥都無濟于事,反而會加重。以前胃病發生時,食欲、體重、體力都沒有大的變化,現在有厭食、乏力、明顯消瘦。不明原因貧血或持續黑便。當出現以上消化道癥狀時,最好做胃鏡檢查。
以下人群應密切關注胃癌:40歲以上人群;有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史的人;長期吃腌制食品,愛吃魚露、蝦醬等調味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