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近年來,我國腦血管病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急性腦梗死約占全部腦卒中的70%,其致死、致殘率很高。因此,對腦缺血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但是,在治療領域還沒有突破性進展。尋求新的治療方法和途徑已成為最緊迫的重要研究課題。我們使用
葛根素注射液和常規方法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目的:評估葛根素對腦梗死的治療效果。
方法:87例患者隨機分成葛根素組(n=46)和對照組(n=41)。觀察兩組臨床效果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
結果:葛根素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血液流變學方面兩組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未發現
葛根素注射液的并發癥。
結論:
葛根素注射液治療腦梗死有效,但需進行系統評估。
葛根素是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種單體一異黃酬化合物(葛根黃酮),經臨床研究證實葛根黃酮對正常和高血壓的動物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它通過擴張冠狀動脈和腦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使痙攣的冠狀動脈和腦血管擴張,在靜脈注射30mg/kg后。血流量增加40%,血管阻力可降低29%。葛根黃酮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環、修復血管內皮細胞等作用,通過抑制凝血酶和部分凝血活素所致的凝血過程,抑制ADP和5-HT與ADP共同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有促進纖溶酶活性的作用。
腦梗死多見于中年以上人群,多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病史,其血液黏滯性、聚集性及凝固性等均明顯高于正常人。研究發現血細胞比容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血漿蛋白升高會導致血液黏滯性增高,使血流速度減慢,血流量減少,容易造成血栓形成及腦梗死。腦梗死發生后梗死灶周圍的腦血流自動調節受阻,血液黏滯性成為影響病灶區腦血流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擴張腦動脈、增加腦血流量的作用能及早恢復和改善腦梗死灶的血液供應。改善腦梗死灶的功能,還可促進纖溶酶活性。降低血液黏滯性,抑制血小板及細胞聚集,阻止梗死灶的進一步擴大。有研究表明葛根素可改善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0R=3.21,95%CI(2.25,4.59],并可持續6個月以上。本組發現葛根素注射液治療腦梗死總有效率為95.7%,明顯好于對照組8O.5%,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葛根素組和對照組間血液流變學變化不明顯,說明葛根素對三酰甘油、膽固醇、血漿黏度、全血黏度和纖微蛋白原并無明顯作用。因此葛根素治療腦梗死有效原因還需進一步研究。研究發現葛根素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試驗數量雖然很多,但研究方法學質量較低,尚無充分證據支持葛根素能降低腦梗死死亡率和殘疾率、有改善腦梗死急性期神經功能缺損的趨勢,故不能將其推薦為臨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常規方案。
本研究的結果僅作為進一步開展臨床試驗的依據。尚不能支持葛根素作為常規治療的方法之一,葛根素的有效性還需要進行系統性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