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氟伐他汀鈉膠囊
商品名稱:氟伐他汀鈉膠囊(海正)
英文名稱:f1uvastatin sodium capsules
【主要成份】
氟伐他汀鈉。
分子式:c24h25fno4na
分子量:433.46
【性 狀】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類白色至淡黃色粉末。
【適應癥/功能主治】用于飲食治療未能完全控制的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和原發性混合型血脂異常(fredrickson iia和iib型)。
【規格型號】20mg*20片(海正)
【用法用量】在開始本品治療前及治療期間,患者必須堅持低膽固醇飲食。常規劑量:推薦劑量為20或40毫克,每日一次。晚餐時或睡前吞服。要根據個體對藥物和飲食治療的反應以及公認的治療指南來調整劑量。膽固醇極高或對藥物反應不佳者,可增加劑量至40毫克每日兩次。給藥后,四周內達到最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作用。長期服用持續有效。腎功能不全患者的劑量:由于本品幾乎完全由肝臟清除,僅有不到6%的藥物進入尿中,因此,對輕至中度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必調整劑量。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用本品治療。
【不良反應】最常見藥物不良反應為輕微的胃腸道癥狀,失眠和頭痛。試驗室檢查異常,和其他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及降脂藥物一樣,使用氟伐他汀可能出現肝功能的生化檢查異常。少數患者(1-2%)轉氨酶超過正常值上限3倍。極少數患者(0.3%-1.0%)的肌酸肌酶(ck)超過正常上限值的5倍。
【禁 忌】
1.已知對氟伐他汀或藥物的其它任何成份過敏的患者。
2.活動性肝病或持續的不能解釋的轉氨酶升高的患者。
3.懷孕和哺乳期婦女以及未采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齡婦女。
4.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注意事項】
1.肝功能:和其他降脂藥物一樣,所有患者要在開始服用藥物之前及開始治療后第12周或者劑量增加時,需要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如果谷丙轉氨酶(alt)或谷草轉氨酶(ast)升高大于正常上限的3倍或以上,應該停藥。有個別關于可能是藥物引起肝炎的報告,停藥后可緩解。
2.慎用于有肝臟疾病或大量飲酒的患者。
3.骨骼肌功能:服用其他hmg-coa還原酶抑制劑的患者有發生肌病(包括肌炎和橫紋肌溶解癥)的報告。使用氟伐他汀很少有肌病的報道,肌炎和橫紋肌溶解的報道極為罕見。如出現不明原因的彌漫性肌肉疼痛,觸痛或無力和/或明顯的肌酸激酶(ck)水平升高,要考慮肌病,肌炎或橫紋肌溶解。因此應該告知患者出現上述情況要立即報告,特別是伴有無力或發熱。無論是否確診出現肌肉相關疾病,只要ck水平顯著升高(超過正常上限5倍),則應停止氟伐他汀治療。
4.肌酸激酶的測定:目前在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中,在無相關癥狀的情況下沒有證據顯示需要常規監測血漿肌酸激酶或其他肌肉相關酶類。如果測定肌酸激酶,應該避免劇烈運動或者存在任何可疑的引起ck升高的其他情況,否則難以解釋和分析。
5.治療前:和其他他汀類藥物一樣,氟伐他汀應該慎用于具有橫紋肌溶解及其并發癥的易患人群。在下列情況下,使用前要測定肌酸激酶水平:腎臟損傷;甲狀腺功能低下;遺傳性肌病的家族史或個人史;既往使用他汀或貝特類藥物的肌毒性史;酗酒;高齡患者(>70歲),根據是否存在其他的橫紋肌溶解的易患因素判斷是否需要測定。在此情況下,醫生需要評估治療的風險和相關的效益,并進行臨床監測。如果ck水平在基線時顯著升高(超過正常上限5倍),在5-7天之后需要重復測定來確認結果,如果ck水平仍然顯著升高(超過正常上限5倍),不應開始治療。
6.治療過程中:如果在接受氟伐他汀治療的患者中出現肌肉相關的癥狀如疼痛,無力或痙攣,應該測定其ck水平,如果ck水平顯著升高(超過正常上限5倍)應該停止治療。如果出現嚴重的肌肉癥狀導致日常生活不適,即使ck水平小于等于正常上限5倍,也應該考慮停止治療。如果癥狀緩解,ck水平恢復正常,可以考慮在密切監測下重新使用最低劑量氟伐他汀或其他他汀類藥物。有報道他汀類藥物在聯合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包括環孢素),貝特類藥物,煙酸或紅霉素時,發生肌病的危險性增加。但是在臨床試驗中,氟伐他汀和煙酸,貝特類藥物或環孢素的合用沒有觀察到這種現象。上市后監測發現個別病例出現氟伐他汀與環孢素聯合用藥或氟伐他汀與秋水仙素聯合用藥后出現肌病。本品在這類患者中應該慎重使用(見【藥物相互作用】)。
7.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對這種罕見情況,氟伐他汀無臨床應用的數據。
【兒童用藥】由于在18歲以下年齡組缺乏使用氟伐他汀的臨床經驗,18歲以下患者不推薦使用本品。
【老年患者用藥】臨床研究已經證明了65歲以上或以下的患者服用本品均為有效的和可耐受的。在老年患者(>65歲)中療效增強,耐受性沒有降低,因此不需要調整劑量。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妊娠:由于hmg-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減少膽固醇的合成,并且可能使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膽固醇衍生物合成減少,若妊娠婦女服用則可能對胎兒有害。因此,本品禁用于妊娠婦女。也禁用于未采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齡婦女。治療期間如懷孕,應停用本品。哺乳期婦女禁用本品。
【藥物相互作用】
1.食物:晚餐時或晚餐后4小時服用氟伐他汀,其降血脂作用無明顯差異。
2.離子交換樹脂:在服用考來烯胺后四小時再服用本品,與兩藥單用相比會產生臨床顯著的累加作用。為了避免相互作用造成氟伐他汀合樹脂結合,因此服用離子交換樹脂(如:考來烯胺)后至少4小時才能給予本品。
3.苯扎貝特:本品合苯扎貝特合用可使氟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增加約50%。
4.免疫抑制劑(包括環孢素)、吉非貝齊、煙酸合紅霉素:改類藥物與本品合用的臨床研究發現對耐受性無影響,但發生肌病的危險性增加,需密切觀察。
【藥物過量】在一項40例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參加的安慰劑對照的研究中,服用氟伐他汀鈉緩釋片劑量高達320mg/日(每個劑量組n=7),超過2周,均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如果藥物過量服用,無特殊的方法和建議。必要時可以采取對癥和支持治療。
【藥理毒理】本品是一個全合成的降膽固醇藥物,為羥甲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可將hmg-coa轉化為3-甲基-3,5-二羥戊酸。本品的作用部位在肝臟,具有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肝細胞內膽固醇的含量,刺激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的合成,提高ldl微粒的攝取,降低血漿總膽固醇濃度的作用。對年齡35 -75歲患輕-中度膽固醇血癥(基線ldl-c為115-190mg/dl,或3.0-4.9mmol/l)及冠狀動脈性心臟病(chd)的男、女患者,采用定量冠狀動脈造影術進行該品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
【藥代動力學】
1.吸收:健康志愿者空腹服用氟伐他汀后,吸收迅速,在1小時內達到峰值血藥濃度,絕對生物利用度為24%(9-50%),進食對生物利用度有所影響,但是不會延長藥物的吸收。在穩態狀態下與晚飯后4小時給藥相比,晚飯后即時給藥會導致cmax降低2倍,tmax增加2倍。在以超過20mg的劑量進行單次或多次給藥后,氟伐他汀表現出飽和的首過效應,致使血漿中氟伐他汀的濃度顯著升高。
2.分布:氟伐他汀主要作用于肝臟,肝臟也是其代謝的主要器官。氟伐他汀的表觀分布容積(vz/f)為330升。超過98%的循環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這種結合與氟伐他汀,華法令,水楊酸和格列苯脲的血藥濃度無關。
3.代謝:氟伐他汀主要在肝臟中代謝。循環藥物主要為氟伐他汀原形和無藥理學活性的代謝產物n-去異丙基丙酸。羥化的代謝產物有藥理學活性,但不進入全身血液循環。氟伐他汀在人類肝臟的代謝途徑已經被闡明,氟伐他汀的生物轉化是通過多種細胞色素p450(cyp)的替代途徑完成的,這使抑制細胞色素p450對氟伐他汀的代謝影響很少,而對細胞色素p450的抑制是藥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一些體外試驗研究了氟伐他汀對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抑制作用。氟伐他汀只會抑制通過cyp2c9代謝的化合物的代謝。這提示了氟伐他汀和以cyp2c9為作用底物的化合物可能存在競爭性的相互作用,這些藥物包括雙氯酚、苯妥英、甲苯磺丁脲和華法令,但臨床上尚無數據證實。
4.消除:健康志愿者服用[sup]3[/sup]h標記的氟伐他汀后大約6%的放射性活性出現在尿中,93%在糞便中,排出的氟伐他汀只占不到標記總量的2%。氟伐他汀的血漿清除率(cl/f)為1.8±0.8l/min。服用氟伐他汀80mg/日的穩態血漿濃度未顯示蓄積效應。口服40mg后終末半衰期為2.3±0.9小時。氟伐他汀和晚餐同時服用與在晚餐后4小時服用的auc無明顯不同。5.特殊情況下的藥代動力學:在一般人群中,氟伐他汀的血漿濃度并不隨年齡和性別而改變。但是,在婦女和老人中發現對其治療反應增強。因為氟伐他汀主要經膽汁排泄并且進入體循環前有顯著的生物轉化,因此在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排除出現蓄積的可能性。對于具有肝病史以及飲酒過量的患者,應謹慎使用氟伐他汀鈉。氟伐他汀的auc和cmax在肝功能不全患者體內增加為正常水平的2.5倍。主要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導致代謝作用降低。
【貯 藏】于25℃以下貯藏。
【包 裝】20mg*20片/盒。
【有 效 期】24個月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0167
【生產企業】瀚暉制藥有限公司
本品為處方藥,須憑處方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詳情介紹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閱讀。
僅限線下門店銷售,詳情請聯系門店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