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醫療費用增長過快,已經遠遠超過同期GDP增速。”1991年至2013年,我國人均醫療費用年均增長率為17.49%。如果現有政策環境不變,預計2015年為14.33%-18.24%,明顯高于2013年我國人均GDP 8.97%的粗增長率。由復旦大學牽頭的健康風險預警與管理協同創新中心公布了上述數據。(4月9日《中國青年報》)
本研究中,“個人現金支出占衛生總支出的比例”顯示,2013年達到5.57%,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5%左右的合適標準。預計2020年將達到6.19%。人民的醫療費用負擔“可能演變成嚴重的社會負擔。”
事實上,這項研究的結果與公眾的具體感受基本一致。近年來,雖然政府多次下調藥價,城市合作社和農村合作社都提高了報銷比例,減少了“大處方”“重復檢查”等不健康醫療行為,但人們還是覺得“看病貴”“無法生病”。最近親戚朋友住院,都感嘆“活不起”“看不起病”。是的,大部分費用都可以報銷,但是還有很多藥品和耗材沒有報銷。此外,“門檻費”、“吃喝費”等需要個人繳納的部分仍然不是小數。如果不是孩子的貢獻,他們真的負擔不起。因此,大多數城鄉居民仍然陷入貧困或因病返貧。
我國人均醫療費用增速遠超GDP的原因,反映政府財政支持程度的相關指標“政府衛生支出占衛生總支出的比重”顯示,預計2015年達到32.09%,2020年達到34.07%,仍略低于國際公認的40%標準。更何況,政府的財政支出更多用于基礎設施、高科技設備等硬件建設,而不是直接進入醫保賬單。
河北新聞網。
News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