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3名專家。
線上線下的結合讓移動醫療泡沫化。
醫生作為醫療的核心,還沒有參與其中。診療方面還有移動醫療的空間嗎?在莊一強看來,急性疾病可能不適合流動醫療。“除非診所數量極其豐富,否則每棟居民樓下面恰好有一個診所、實驗室和影像室。”但對于慢性病來說,O2O可能是移動醫療或網絡醫療的可行途徑。“可以通過一些外圍服務在線完成,包括預約、注冊等。通過智能分揀,可以防止患者涌向醫院,浪費大量排隊等候時間,即線上掛號、線下就醫的模式。”
“我看好線上到線下,比如家庭醫生或者社區醫生,他們只服務周邊社區的人群。醫生可能不會坐在社區里,但病人可以在網上通知他們。醫生提供家訪,醫生有固定的家訪費用,不同于每次家訪的掛號費。一些非疑難重癥是可以解決的。”此外,如果醫生診斷后需要用藥,可以通過藥品銷售平臺實現配送。移動醫療可以與家訪系統相結合,解決一些初期需求。“這可能是未來的一個方向,但必須明確,愿意做家訪的主要是基層或基層醫生。”
“我個人比較贊成移動醫療,但擔心會出現泡沫,因為目前很多資本和機構都涉足移動醫療領域,資本以盈利為目的,但單純追求效益和回報會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畢竟,醫療服務本質上是一種半公共服務。”
4詢問網上購藥情況。
分流醫院處方,政策未定。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購藥一直是醫療的重要環節。特別是自去年5月國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互聯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以來,網絡處方藥也成為商家競爭的重要場所。其中,阿里已與全國約5萬家藥店簽約合作,隨著網上銷售處方藥的松動,線上支付、配送或線上支付、實體店取藥的模式將進一步推進。1號店、阿里健康、JD.COM商城均已獲得網上藥品銷售“入場券”。傳統醫藥電商公司也躍躍欲試。1月,北京好藥師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好藥師”)與北京某肛腸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運營、技術支持、優質資源共享等方面展開合作。據好藥師副董事長蔣智韜介紹,未來人們在網上購買處方藥將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在醫院取得處方后拍照上傳,而建設網絡醫院可能是另一種取得處方的方式。用戶可以在網站平臺上向專業醫生提問,同時獲取電子處方,從而完成購藥,實現這一流程的在線解決。
【/h/】據悉,2011年正式上線的手持藥房用戶總數已超過5000萬,位居行業流量第一。現在已經和3萬多家實體藥店達成合作,線上藥店也逐漸收到了“本地”氣。在王俊海看來,掌上藥房提供用藥指導、幫助找藥和購藥服務。之所以與實體藥店合作,一方面是出于產品品種和安全性的考慮,另一方面是出于加快藥品流通配送的考慮,以便更快地送達消費者手中。“網上下單后,發貨時間快則一天,慢則兩三天。”
關于可穿戴設備的5個問題。
標準缺失,準確性難以保證。
作為移動醫療市場的一部分,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有目共睹。原北京眼科研究所所長徐良認為,目前可穿戴設備是移動醫療采集相關數據的一種方式,但部分可穿戴設備還沒有通過專業考試,因此與醫院合作可能是一種方式。
科技專欄作家王小六對記者表示,就可穿戴設備對健康的意義而言,其核心價值在于背景云中的大數據,最值得期待的價值在于預測。準確性是目前可穿戴設備面臨的普遍問題,要想有好的預測功能。一些設備佩戴后監測的數據是否準確是關鍵,因為數據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其對人體健康的預測和建議功能。目前,可穿戴設備更多的是“科技圈”的事情。如果這種設備可以用于臨床實踐,專業人員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